育星资源网
学科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政治
综合
会员
注册
登录
会员中心
如何汇款
在线充值
搜索
文章
备课
专题
精品
留言
2010高考古诗借景抒情手法复习指津
分类:
语文
/
高中素材
/
高考专项素材
版本:
人教版
类型:
doc
大小:
71 KB
评级:
时间:
2010/3/2 23:06:47
下载:
本月:1 总计:82
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点此下载
约2370字。
2010高考古诗借景抒情手法复习指津
●知识梳理
1.借景抒情也叫寓情于景,是诗人带着强烈主观情感去描写客观景物,把情感寄托在景物描写中的间接抒情方法,因此又称“融情入景”或“缘情写景”。借景抒情就是“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的“有我之境”(王国维《人间词话》)。如“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踏莎行》),诗人通过客舍紧紧封闭、春寒阵阵袭来、杜鹃声声悲鸣、夕阳徐徐西下四种景象构成的凄清意境抒发了凄厉无穷的羁旅之愁。
2.借景抒情分为以乐景写乐情、以哀景写哀情、以乐景写哀情和以哀景写乐情四种方式。以乐景写乐情,如“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杜甫《绝句(其一)》),诗人工笔细描的飞燕衔泥、鸳鸯静睡之景,流露了对初春时节生机勃发、欣欣向荣自然美景的喜爱情怀,反映了暂时定居草堂的安适心情。以哀景写哀情,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在飘移的行舟、拂动的柳丝、凄寒的晓风、暗淡的残月构成的凄清淡净画面中,寄寓着词人浓重的离愁别恨。以乐景写哀情,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诗经•小雅•采薇》),春风骀荡,杨柳飞舞,美好春色留人沉醉之时,却是征人远戍、黯然离别之际。以哀景写乐情,如“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北风呼啸,雪花漫天,冰天坼地的寒冬,竟是征夫回乡之时!“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王夫之《姜斋诗话》)。
3.触景生情也叫因景生情,是诗人由所见的景物激发出情感,并且情感完全融合在景物中的间接抒情方法,触景生情就是“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的“无我之境”(王国维《人间词话》),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悠然”和“见”表明诗人无意望山,与采菊时忘情自得的闲适心境相映衬,合成物我两忘的意境。
4.移情于物也叫移情于景,是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景物以人的情感的借景抒情方式,如“江春不肯留归客,草色青青送马蹄”(刘长卿《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假托江春不肯留客,委婉说出了行客无法滞留,又拟想春草也同自己一样送别友人,把离别之意表达得十分悠长曲折。近年高考题中涉及的拟人名句有:“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木兰花》,2004年全国卷Ⅱ),“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2005年福建卷),“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杨万里《暮热游荷池上》,2005年浙江卷),“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苏轼《海棠》,2007年重庆卷)。
5.古诗中有很多借景抒情之“景”(实际上是意象)承载的情感已相对稳定。如松、竹、梅、兰表达洁身自好,长亭、短亭和柳树表达离愁别绪,夜月、鸿雁和杜鹃表达游子思乡念亲,夕阳、流水和落花表达青春易逝。
6.古诗中名词意象叠加构成的借景抒情名句,形象鲜明,凝练含蓄。如“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杜甫《旅夜书怀》),“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
点此下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
“yxzyw2002”
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2010年中考语文高效复习指津——文言文版块 通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