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4道题,约8670个字。
海淀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
2010.1
整理:牛德源(紫薇星)
第I卷(共60分)
一、选择。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纸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共1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字帖(tiè)怪癖(pì)颠簸(bǒ)安然无恙(yànɡ)
B.沟壑(hè)联袂(mèi)祈祷(qǐ)迥然不同(jiǒnɡ)
C.褴褛(lǚ) 瞥见(piē)勋章(xūn)牵强附会(qiánɡ)
D.氛围(fēn)拮据(jū)恣睢(suī)断壁残垣(yuán)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奔驰待遇追溯明察秋豪
B.和谐秘决闲暇焕然一新
C.干燥蔓延书籍无精打采
D.婉约吟诵尊命鸦雀无声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作为中国进入二十一世纪第一项重大考古发现,金沙遗址成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又一见证。
B.今年冬季,我国在部分高校开始进行征集新兵的试点工作,地方政府各行其是,制订了许多富有特色的征兵方案。
C.马房区街道办事处为空巢老人举办联谊活动,小区里锣鼓喧天,大家载歌载舞,老人们感到无比的快乐。
D.因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所以大凡聪明的人总是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以弥补自身的不足。
4. 下列作家作品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关雎》选自《诗经》。《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入周代诗歌305篇。
B.《游山西村》《惠崇〈春江晚景〉》《江城子密州出猎》的作者均为北宋文学家苏轼。
C.《我的叔叔于勒》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菲利普夫妇,是法国作家莫泊桑。
D.《故乡》选自《呐喊》,作者是鲁迅。我们还学过他的小说《社戏》《孔乙己》。
5.结合语境,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十一届全运会会徽构思巧妙,设计新颖,以11个“竞技人形”为主要构成元素。整体结构创意来源于中国古代文字小篆中繁体“中华”的“华”字;造型语言借鉴中国民间吉祥饰物“四喜人”的手法,共用人形,巧妙地完成了11个运动人形的组合;整体图形创意还融合了中国传统纹样“同心结”的概念。这样,。
A.团结和谐的理念、民族盛会的寓意、吉祥美好的祝福就被巧妙地融合在于会徽的设计之中
B.吉祥美好的祝福、民族盛会的寓意、团结和谐的理念就被巧妙地融合在于会徽的设计之中
C.民族盛会的寓意、吉祥美好的祝福、团结和谐的理念就被巧妙地融合在于会徽的设计之中
D.民族盛会的寓意、团结和谐的理念、吉祥美好的祝福就被巧妙地融合在于会徽的设计之中
二、填空(共8分)
6.默写(5分)
(1)采菊东篱下,。(陶渊明《饮酒》)
(2),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3)安得广厦千万间,,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李白的《行路难》中,表达诗人对未来充满信心的诗句是:,。
7.名著阅读(3分)
一部《水浒传》,塑造了多少流芳百世的英雄形象,点亮了多少闪耀天空的罡煞之星。话说梁山第三条好汉(绰号)吴用,本是乡村私塾教师,却常以诸葛亮自比,故道号“加亮先生”。石碣村巧说“三阮”撞筹,促成东溪村英雄小排座;黄泥冈(情节),尽收梁中书十一担不义之财;梁山语激(人名)火并王伦,协助晁盖小夺泊,开创了众多英雄风云际会的新局面……正是“村中学究,春秋左传授忠义;座上军师,三略六韬出奇谋。”
三、综合性学习(共7分)
近年来,众多有识之士对于中小学生“写字教育”问题反应越来越强烈。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汉字书写的意义,你所在的班级将举办“走进写字教育”的主题班会。作为筹备小组成员,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8.在班会的起始环节,请你根据下面材料提供的信息,向同学们介绍汉字书写的现状。(2分)
[材料]
上海市今年进行的“汉字书写现状”调查显示,社会上的年轻人写钢笔字不规范、不合格的占70%至80%;对一些规模较大的小学调查显示,有41%的学生书写不能达到《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要求;一项对因常年依赖电脑而手写时“提笔忘字”的情况进行的网上调查,结果显示:选择“经常,好多字都不知道怎么写”的人数占45.2%,选择“还好,稍微想一下就能记起来”的占41.2%,选择“基本上没有忘”的仅占13.6%。
答:
9.在班会的辩论环节,请你根据组员搜集的三则材料,提取相关信息,形成三条理由,以证明应该加强汉字书写教育的观点。(3分)
[材料一]
现在许多品学兼优的大学生,在应聘工作时,由于填写表格时书写太差,结果不被聘用;有些医院的医生书写病历时出现错别字、字迹潦草以致误读或无法辨认,导致一些医疗纠纷发生。
[材料二]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的流传也依赖于最具有“中国特色”的汉字这个载体,汉字书写也因之成为传承文化和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
[材料三]
汉字书法,关注的中心是审美,要求在熟练书写的基础上,融入作者的审美情趣、个性气质。所以清代学者刘熙载在《艺概》中说:“书,如也,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