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68080字。
  长春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教案
  唐诗五首
  (一)
  教学目标
  1.学习诗歌,培养学生欣赏古诗的能力。
  2.研读品味,体悟诗的表现手法。
  3.指导学生朗读,注意把握朗读时的节奏、韵律、声调和重音。在读时用心揣摩
  每一首诗的内容和情感。
  4.初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初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
  通过诗歌的语言和诗中的形象体会诗人在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以情真意深、清新自然见长的唐诗,是
  中华文化的瑰宝,其中的名篇佳作千古流传,魅力无穷,时至今日,仍被人们广
  为传诵。每一首诗中都有一个值得回味的故事或一种深入心灵的情感。今天就让
  我们一起走进唐诗的世界,从里面采撷几朵多姿的花朵。
  (教学设想:诗歌是学生从小就接触的文学体裁。学生背了很多诗歌,但对诗歌
  的内容缺少理解。在介绍唐诗的同时,引导学生把握诗歌背后的故事和诗中的情
  感。)
  二、学习《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朗读指导
  先由教师范读,然后学生自由读,再找学生朗读。
  要求:注意把握朗读时的节奏、韵律、声调和重音。在读时用心揣摩诗的内容和
  情感。
  (教学设想:学习诗歌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朗读,在朗读中感悟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将自己的情感融入作品所描写的情景之中,与作者产生情感共振,从而荡涤、
  升华自己的心灵,享受审美情趣。)
  2.作者、作品简介
  王勃(650~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唐朝初年的著名诗人
  。他幼年聪明过人,6岁能文。曾任沛王府修撰。在他20岁的春夏之交,诸王子斗
  鸡游嬉,王勃写了一篇《斗鸡檄》,假托沛王鸡传檄声讨英王鸡。高宗看了这篇
  檄文,认为是挑拨诸王子,于是将他赶出沛王府。26岁时前往越南看望父亲,途
  中游览南昌有名的胜地滕王阁,写下了震撼古今的名篇《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
  序》(简称《滕王阁序》)。后渡海溺水,受惊而死。
  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一起,被称为“初唐四杰”。在诗歌创作上,王勃
  反对以上官仪为代表的浮艳诗风,提倡针砭时弊,有感而发,给人以刚健质朴之
  感。他擅长骈文,现流传下来有文20多篇,诗90多首。明人集为《王子安集》。
  3.品味赏析
  (1)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感情?与其他送别诗相比有什么不同?
  这首送别诗,表达了作者与友人的情谊。与其他送别诗相比感情比较达观,有一
  种奋发向上的精神。
  (2)你从诗中的哪句话感觉到作者的这种感情的不同?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3)这句话为什么会起到这种艺术效果?
  这句话形象地概括了朋友之间那种诚恳深厚的情感,情调积极乐观,给人以鼓舞
  的力量,道出了古今上下几千年人们的共同心声。
  (4)分析其他三联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