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教案
新疆伊宁市八中 朱典锴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吟诵古诗词,注意节拍和重音。
2 通过课文对译掌握相关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
教学重点:
1 熟读课文,把握朗诵节奏。
2 掌握“以”“之”“朕”“度”“信”“固”等文言实词虚词用法。
教学过程:
一 课前复习
1 屈原(约前339-约前278年) 末期 国人, 名 ,字 。他用楚辞的形式写成了我国第一部 《离骚》,创造了 诗,又称“楚辞体”,他的作品还有 , ,《天问》等。
2 屈原是我国第一位 诗人,他开创了诗歌从 转变为 的新纪元,是我国 传统的奠基人。1953年,他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3 《楚辞》是 等人作品的总集,由 编定。
4 我国文学史上向来以“风骚”并称,“风”就是 为代表的 传统,“骚”就是以 为代表的 传统。
二 师补充“楚辞”,屈原及〈〈离骚〉〉相关内容。
三 诵读课文。
1 师范读课文,生标注字音。
苗裔(y‰) 孟陬(zōu) 搴(qin) 尧(y‚o)舜 庚寅 (yŠn)
揆(kuŠ)余 扈(h”) 辟芷(zh‹) 重(chŽng)之以修能 弃秽(huŒ) 申椒(jio ) 蕙(huŒ) 踵(zhng)武 昌被(p‰) 謇jiƒn)謇
羌(qing) 荃(qu‚n)不察
2 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3 请一名学生朗读,指正生字的读音及句子的节奏。
明确:骚体诗与《诗经》相比有所不同,《诗》以四字句为典型句式,句中节奏为“二二”。骚体诗的典型句式则有六字与五字两种(语气词兮除外),一般是三四个节拍,随文切分。
4 体味句子节奏,男女生赛读。
⑴男生齐读,女生及师体会
⑵女生齐读,男生及师体会
⑶男女生谈朗读感受,师补充:诗中的“兮”字是一个语气助词,它不仅加强了生活色彩,而且使诗歌的调子回荡顿挫,婉转动人,读的时候应拉长语气。
⒌全班齐读,要求读出语气。
四 整体感知课文。
⒈课文对译:要求学生借助课下的注解,疏通课文的句子,注意生字,生词及常用字,词的特殊用法,格式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