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25题,约9640字。
  湖北省襄樊市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模块质量调查
  高一语文(必修Ⅱ)
  襄樊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命制  整理录入:青峰弦月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包括第一、二、三大题为选择题,第Ⅱ卷包括第四、五、六、七大题为非选择题,全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你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部分,共42分)
  (选择题部分,本卷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一、基础知识部分(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弥望/弭谤    独处/处理    请君入瓮/蓊蓊郁郁
  B.伶俜/聘请    涸辙/凝固    瑕不掩瑜/急不暇择
  C.枕藉/蕴藉    愀然/悄然    厚积薄发/淡泊名利
  D.肄业/纪律    相勖/体恤    如椽之笔/千里有缘
  2.下列句子中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树缝里也露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B.一百年后的今天,在种族隔离的镣铐和种族歧视的枷锁下,黑人的生活备受压榨。
  C.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都不是浅尝辙止。
  D.今日所与诸君陈说者只此,以后会悟日长,随时再为商榷可也。
  3.下列各句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    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
  ⑦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     不到十足。
  ⑧临行时我    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
  A.苍凉  欣赏  珍重  B.苍茫  赏玩  敬重
  C.苍茫  赏玩  珍重  D.苍凉  欣赏  敬重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的国庆阅兵式上,中国军方多款新型武器装备的展示,引发了西方军事专家捕风捉影的各式猜测。
  B.山西省利用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产业洗牌机遇,断然终结“小煤矿”时代,改头换面地大步迈进“大煤炭经济时代”。
  C.由于太平洋暖流的影响,去年春天来得早,春天刚过,北海公园就涣然冰释,让喜欢滑冰的人大失所望。
  D.许多分析人士认为,微软收购雅虎这场角逐.可谓两败俱伤,而让他们强大的对手谷歌渔翁得利。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通过《复兴之路》这部见证民族精神崛起的作品,让我们看到中国走过了一段漫长而艰难的道路。
  B.当今文坛,出现了一些格调不高的作品,这些作品反映了某些作家丧失立场,随波逐流,媚俗竞利。
  C.再创造活动在诗的欣赏活动中不仅是允许的,而且是受到鼓励的。这种想象活动可以使欣赏者在想象中创造出与自己有关的动人的画面来。
  D.服装的得体与否,也能体现人的线条美、气质美,显示出青春活力。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最早的一篇长篇叙事诗,也是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是民歌常用的比兴手法。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集了春秋战国时期的诗歌305篇,按照内容可以分为风(民间歌谣)、雅(祭祀乐歌)、颂(宫廷乐歌),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C.《楚辞》收录了战国时期楚国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西汉刘向编辑。这些作品运用楚地名民歌的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的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后世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或“骚体”。
  D.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杰出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赤壁赋》是他被贬黄州团练副使时所写。
  二、(12分,每小题3分)
  (一)阅读《荷塘月色》片段,完成7-8题。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的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