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430字。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
  上海市吴淞中学  林叶
  【教学目标】
  1、掌握积累文言词法、句法及重点实词,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良好习惯。
  2、了解用典型事件塑造人物的手法。
  3、引导学生培养自身的博大胸怀、协作精神及以大局为重的爱国精神。
  【教学重点】  分析典型事件塑造人物的手法;借助矛盾冲突分析人物性格。
  【教学难点】  理解主要矛盾(秦赵)与次要矛盾(廉蔺)的关系。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一、《史记》简介
  1、司马迁:
  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字子长。司马谈(西汉史学家、思想家,曾任太史令)之子。年轻时阅读了大量历史文献,并漫游各地,观察风俗人情,后继父职,开始编写《史记》。由于为兵败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入狱受宫刑。他曾想过死,但一想到“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他犹豫了,因为他把事业、理想看得比一切都宝贵,他思想升华了,毅然活下来,发愤著书,终于完成了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
  2、《史记》: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在作者掌握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完成的,这种“实录”精神开创了史学家写作的进步传统。鲁迅的赞誉可见其史学价值及文学价值。(补:前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另:《资治通鉴》作者司马光,北宋,字君实,是我国最大的编年体通史。)
  从历史角度看,《史记》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起到一直到汉武帝止,3000多年间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历史。
  写帝王及其历史活动的叫“本纪”(12);(例:《高祖本纪》、《项羽本纪》)
  写诸侯王公和汉初开国功臣的历史活动的叫“世家”(30);(例:《陈涉世家》)
  记述天子、王侯以外有影响的历史人物的传记叫“列传”(70);
  大事年“表”(10);(例:《西汉大事年表》)
  政治、经济、文化上颁布的一些政策叫“书”(8)。
  补充:历史发展的一条主线:五帝、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
  春秋四公子:孟尝君、春申君、信陵君、平原君
  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
  战国七雄:齐、楚、燕、赵、韩、魏、秦
  从文学从文学角度看,《史记》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有很高的地位:
  一是有较丰富的思想,不但敢于揭露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帝王、贪官、酷吏的暴行,而且对历史上有贡献的人物,不管地位高低都给以不同程度的评价和相应的历史地位;
  二是创立了以描写人物为中心的传记,为我国传记文学奠定了基础;
  三是词汇丰富,用词准确生动,叙事善于概括,写人有鲜明性格,大量吸取民间口语、谚语和歌谣,为写人叙事增强了形象的真实感。
  二、整体把握
  1、背景简介
  司马迁成功地刻画了蔺相如和廉颇这两个历史人物。他们生活的时代,下距秦统一中国(公元前221年),约半个世纪。当时七雄纷争,战事频繁。在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进程中,各国都有可能达到统一中国的目的。因此,各国都极力进行战胜、争取统一的斗争。势力较强的秦国,以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策略,推行统一事业。赵国是秦国的近邻,时常受到秦国的威胁。蔺相如和廉颇为了保卫赵国,在军事和外交上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