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040字。
晓文体特征,懂解题思路
-----人物通讯练习讲评教学设计
广州市花都区秀全中学 谢丽娟
(一)教学目标
1、解读讲评《千手观音的慈悲和善良》,了解通讯的基本题型与解题技巧。
2、以“掌握通讯的文体特征”为增分点,进一步掌握通讯的解题切入点。
(二)学习回顾
1、研究通讯《擦鞋者说》的题目设置,总结特点
如:19.这篇短短的通讯用了许多数字。请举例说说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4分)
20.文章从第五段开始,就改用第一人称由郭兆松自述。用这种手法来写通讯,有什么好处?(6分)
21.《人民日报》发表本文时,加上边框排在第一版,还加上“编后”语;2006年本文又被评为十七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这篇短短的通讯得到如此的重视,你认为它具有哪些新闻价值?(5分)
2、师生研讨,总结题型考点
考点分析:19.这篇短短的通讯用了许多数字。请举例说说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4分)
【考点: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
参考答案
⑴(举例略)使事件表述十分具体,事实显得确凿可信,体现了新闻“真实性”的特点。
⑵用数字表现人物形象,(例略)具体的时间、酒量,凸现了郭兆松兴奋的心情,以及研制成功鞋蜡对他的重要意义。
20.文章从第五段开始,就改用第一人称由郭兆松自述。用这种手法来写通讯,有什么好处?(6分)【本题考查考生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⑴用第一人称自述,人物语言个性化,其口气、用语与人物身份十分吻合,读通讯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生动形象。 【于人物】
⑵第五段开始用第一人称自述,让郭师傅自我表现、现身说法,这种安排使通讯更具有现场感、亲切感,显得其内容真实可信,更具有说服力。【于内容】
⑶用第一人称自述,节省了许多穿插串联的语句,行文更加凝练。【于语言、行文结构】
3、设题方向:从通讯的文体特点入手:时效、真实、简明、生动
例如:“真实性”答题模式:【 - - - - - -写法】使文章内容具体详实,增强文章的真实性;表现人物性格(品性);反映社会面貌。
注意:题目设计会从新闻的“叙述事实”、“用数字”、“引用原话”等角度来考查。
所以培养一种意识:有意识地联系文体特征来作答是增分的有效策略!
(三)练习讲评,找到答题突破口
1、精读,把握文章结构(略)
2、分析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