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教版名著复习详细资料
三国演义精彩章节汇编.doc
《边城》教案.doc
《哈姆莱特》.ppt
《哈姆莱特》教案.doc
《红楼梦》教案1.doc
《红楼梦》教案2.doc
《红楼梦》教案3.doc
《家》教案.doc
《老人与海》教案练习答案.doc
《雷雨》教案.doc
《呐喊》教案.doc
《女神》教案.doc
《欧也妮?葛朗台》教案练习答案.doc
边城.ppt
红楼梦诗词鉴赏之.doc
家.ppt
金陵十二钗判词.ppt
老人与海1.ppt
名著阅读中期反馈.ppt
呐喊.ppt
女神.ppt
欧也妮·葛朗台.ppt
作者说明.doc
《边城》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
2、掌握主要情节
3、分析人物形象
4、鉴赏艺术特色
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3、4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步骤:
1、请学生简述作者知识并明确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县人,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14岁时,沈从文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在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1988年病逝于北京。
沈从文一生的创作结集约有80多部,是现代作家中成书最多的一个。但是在他众多的著作之中,中篇小说《边城》则占据着最重要的位置。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正是《边城》奠定了沈从文先生在文学史上的历史地位。《边城》被译成日本、美国、英国、前苏联等四十多个国家的文字出版,并被美国、日本、韩国、英国等十多个国家或地区选进大学课本。沈从文曾两度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评选侯选人。
沈从文创作的小说主要有两类,一种是以湘西生活为题材,一种是以都市生活为题材,前者通过描写湘西人原始,自然的生命形式,赞美人性美;后者通过都市生活的腐化堕落,揭示都市自然人性的丧失。其笔下的乡村世界是在与都市社会对立互参的总体格局中获得表现的,而都市题材下的上流社会“人性的扭曲”是在“人与自然契合”的人生理想的烛照下获得显现的,正是他这种独特的价值尺度和内涵的哲学思辨,构起了沈从文笔下的都市人生与乡村世界的桥梁,也正由于这种对以金钱为核心的“现代文学”的批判,以及对理想浪漫主义的追求,使得沈从文写出了《边城》这样的理想生命之歌。
沈从文在中国文坛上被誉为“乡土文学之父”。
2、请学生简述小说情节并明确
《边城》的故事情节,简朴优美。在依山傍水的边城碧溪咀的白塔下。住着一个靠摆渡为生的老船公和他相依为命的外孙女翠翠,他们过着勤劳而安闲的生活。老人不愁吃穿,心中唯一操心的是为活泼可爱的翠翠找个好婆家。掌管水码头的船总顺顺有两个儿子,同时都爱着翠翠。大儿子天保托人捎话给老船公提亲,而翠翠不爱老大,却很爱他的弟弟傩送。船总有意让老大娶翠翠,盼望老二能够和有一座崭新碾坊作陪嫁的王团总的女儿结婚。当兄弟两人发现都在爱着翠翠时,哥哥天保就主动退让,乘船离去,途中失事,不幸淹死。老二在暗中爱着翠翠却得不到她的理会,家中又逼迫他接受新碾坊,于是赌气之下就离开了桃源。老船公忍受不住这沉重的打击,地雷电暴雨袭击的一个夜晚,悄然死去。翠翠接替了外祖父的事业,继续撑船摆渡客人,她怀着对老人的哀悼和对傩送的挂念,带着“软软的、酸酸的心”等着,等着。他“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这是一出健康纯洁又情丝缠绵的爱情悲剧。作者并非想以曲折复杂的三角恋情来招徕读者,而是借这一曲爱情的哀歌歌颂湘西劳动人民的道德品格和思想灵魂。
3、请学生简述人物形象并明确
撑渡老人:翠翠的爷爷,他善良、勤劳、朴实、憨厚、忠于职守、克尽本分。
翠翠:全书主人公。她天真活泼,纯美无邪,勤劳、善良。
傩送:船总顺顺的二儿子,他勇敢、英俊、豪爽、热情、勤劳。
天保:船总顺顺的大儿子,他英俊健硕,知情晓义。
《哈姆莱特》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
2、掌握主要情节
3、分析人物形象
4、鉴赏艺术特色
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3、4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步骤:
1、请学生简述小说情节并明确
【作者档案】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 英国著名戏剧家和诗人,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以及欧洲最重要的作家。莎士比亚的代表作主要有:历史剧《亨利四世》、《理查三世》等,喜剧有《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等,悲剧有“四大悲剧”:《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佩斯》(也译为《麦克白》),《罗密欧与朱丽叶》等。马克思称莎士比亚为“人类最伟大的天才之一”。恩格斯盛赞其作品的现实主义精神与情节的生动性、丰富性。莎氏的作品几乎被翻译成世界各种文字。莎士比亚的作品1919年后被介绍到中国,现已有中文的《莎士比亚全集》。
2、请学生简述小说情节并明确
《哈姆莱特》是莎士比亚最主要的悲剧作品之一,叙述了丹麦王子哈姆莱特当时在德国维登堡大学读书,他的叔父克劳狄斯毒死老哈姆莱特,篡夺了王位,并霸占了哈姆莱特的母亲。哈姆莱特回国后,通过父亲的鬼魂,叙说自己致死的原因。他遵照鬼魂嘱咐,决定为父报仇,这时叔父国王克劳狄斯,开始对哈姆莱特产生了怀疑。在大臣波洛涅斯的策划下,利用其女哈姆莱特的情人奥菲利娅去试探他,又指使哈姆莱特两同学(罗森格兰兹和吉尔登斯吞)前去打探,都被哈姆莱特识破。哈姆莱特利用剧团在宫廷演戏的机会,准备杀死国王。
结果他误杀了情人奥非利娅的父亲,奥菲利娅因为父亲被哈姆莱特杀死,疯癫自尽。国王乘机挑拨波洛涅斯的儿子雷欧提斯以比剑为名,设计用毒剑刺死了哈姆莱特,该剧的结尾,哈姆莱特、国王、王妃、雷欧提斯同归于尽。
3、请学生简述人物形象并明确
哈姆莱特 丹麦王子。其父王为其叔父克劳狄斯所杀,其父变为鬼魂,要他复仇。最后,他为父亲报了仇,自己也因中毒剑而死。
克劳狄斯 丹麦现任国王。他是哈姆雷特的叔父,在谋害死哥哥后继任王位。最后,他死于侄子哈姆莱特复仇的毒剑下。
鬼魂 哈姆莱特父亲死后化成的鬼魂。他被弟弟毒死时,哈姆雷特正在国外。
奥菲利娅 丹麦王后,哈姆莱特之母
波洛涅斯 克劳狄斯的御前大臣。他阻挠哈姆莱特与欧菲莉亚之间的爱情。哈姆莱特总是假装呆头呆脑来戏弄他。他躲在一块挂毯后偷听哈姆莱特与王后的谈话时被哈姆莱特用剑刺死。
雷欧提斯 波洛涅斯的儿子。因为父亲和妹妹的死他用剑杀死了哈姆莱特,同时他也死在哈姆莱特的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