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实验班 语文
考生注意:本试卷共六道大题,30小题总分150分,时间120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 评卷人 第一卷(选择题 共30分)
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6小题,每小题2.5分,共15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线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澎湃(pài) 应运而生(yīng) 夙愿(sǜ) 永葆(bǎo)
岿然不动(guī) 拘囚(qíu) 吆喝(yāo) 逶迤(yí)
恩宠(chǒng) 磅礴(bó) 成年累月(lěi) 雄浑(hún )
嗟来之食(jiē) 施舍(shě) 以强凌弱(lín) 与日俱增(yǔ)
2.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2分
A.涣然一新 同舟共济 积贫积弱 前赴后继
B.劳而无功 涛涛不决 峥嵘岁月 以强陵弱
C.崭露头角 不屈不挠 仁人志士 截然不同
D.伸张正意 砥柱中流 拍案而起 大声疾呼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1中国成立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国家日益________,人民的社会地位、物质生活水平和文化教育水平显著提高。
○2人在劳动中不断地动脑,想办法,才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做这件事为什么目的,有什么意义,有什么缺点,才渐渐想出节省劳力,提高_______的方法。
○3吃了这碗饭,第二步怎样呢?显然,他不会白白_________,吃了他的饭就要替他办事。
A.昌盛 效率 施舍 B.兴旺 效果 赏赐
C.昌盛 成效 恩赐 D.兴盛 效果 施舍
4.下列各句划线的词用法错误的一项是 ( )2分
A.拉磨的牛成年累月地在鞭子下绕着石磨转,永远不会想一想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为什么这样做,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B.我们固然不赞成为了应付考试想出一些投其所好的办法;但是我们承认,在学习各种功课和训练记忆力上,是可以有一些比较省力的有效的办法的。
C.从五四运动开始,中国工人阶级作为先进的社会力量崭露头角,同时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高举民主和科学的旗帜,为新思想新理想在中国的传播打开了道路。
D.从鸦片战争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现在,中国经历了截然不同的两个八十年。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
A、为了避免今后不在犯类似的错误,我们必须认真总结经验教训。
B、有没有健康的身体,是能做好工作的前提。
C、坚强的意志,是事业成功的关键。
D、他收集了许多陈老师的先进事迹,准备写一篇有关陈老师的报导
6.一位自尊心极强的同学做错了一件事,有人建议他去道歉。从语言的得体的角度选出最恰当的一项( )2分
A、这事你错了,该找人赔礼道歉。
B、这事难道你没有错吗?赶快去认个错。
C、这件事咱们也有不对的,最好还是向人家说清楚。
D、这件事你确实做错了,就应该向人家赔不是。
二、阅读(6小题,每小题。2.5分,共15分)
阅读《想和做》中的选段,按要求完成7-9题
想和做怎样才能够联结起来呢?我们常常听说“从实际出发”这句话,这就是想和做联结起来的一条路。想的时候要从实际出发,就不能空想,必须去接近实际。怎样才能接近实际?当然要观察,光靠观察还不够,还得有行动。举个例子来说,人怎样学会游泳的呢/光靠观察各种物体在水中浮沉的现象,光靠观察鱼类和水禽类的动作,那是不够的;一定要自己跳下水去试验,一次,两次,十次,几十次地试验,才学会了游泳。如果只站在水边,先是一阵子呆看,再发一阵子空想,即使能够想出一大堆“道理”来,自己还是不会游泳,对于别的游泳的人也没有好处。这样空想出来的“道理”其实并不算什么道理。真正的道理是在行动中取得经验,再根据经验想出来的。而且想出来的“道理”到底对不对,还得那行动来证明:行得通的就是对的,行不通的就是错的。 一面做,一面想。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想和做是紧密地联结在一起的。
7.举学游泳这一事例,是为了论述 ( )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想和做联结的方法 C.接近实际去做 D.想要靠做来证明
8.从学游泳一例中还可以引出的观点有 ( )
A.实践出真知。 B.天才出于勤奋 C.多想出智慧 D.生命在于运动
9.文段首句的设问有何作用?选出解说完整的一项 ( )
A.引起读者注意,激发阅读兴趣 B.加强语气,并有激疑的作用
C.引起读者注意,开启下文 D.加强语气,使读者急于读下去
阅读文段《功到自然成》完成10-12题 ( )
○1科学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是互相联系着的。基础的东西没学好,要深造就难了。打基础是攀登科学高峰的起点。古今中外的科学文化名人,无一不是在打基础上下了一番功夫,然后才有所建树的。我国南北朝时代的大科学家祖冲之,正是由于从青少年时代就下苦功钻研自然科学,积累了丰富的知识,才能在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