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2004初三语文第五册综合测试卷
第一部分(70分)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2分)
1、根据课文默写名句(10分)
①月落乌啼霜满天, 。②醉翁之意不在酒, 。
③ ,铁马冰河入梦来。 ④ ,地利不如人和。
⑤落红不是无情物, 。⑥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_________。
⑦长风破浪会有时, 。⑧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
⑨便肯寻诗便有诗,_________________。 ⑩十年树木, 。
2、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①拘 (qīú ) ___ ②( jí )___取 ③招( lái ) ___生意 ④恣(suī)___
3、下面词语中有五个错别字,请指出并依次改正。(2分)
辩伪去妄 索然无味 不记其数 岿然不动 园满结束 根深蒂固 秀手旁观 砥柱中流
错别字
改正
4、文言加点解释:(4分 )
①外与天际( ) ②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 )
③属予作文以记之( ) ④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
5、对下列两首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秋词(刘禹锡)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自古逢秋悲寂寥, 枯藤老树昏鸦,
我言秋日胜春朝。 小桥流水人家,
晴空一鹤排云上, 古道西风瘦马。
便引诗情到碧霄。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A.《秋词》的作者刘禹锡是唐代人,《秋思》的作者马致远是元代人。
B."我言秋日胜春朝"的大致意思是:我认为秋天的景致胜过明艳美丽、万物更新的春景。
C.《秋词》中"排云上"的鹤矫健凌厉、奋发有为,这一形象冲破了秋天的肃杀之气;《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等形象,则写尽了秋天的肃杀之气。
D.这两首诗同是咏秋之作,所写之景虽不同,但均没有摆脱"悲秋"的情调。读完使人悲情顿生。
6、名胜古迹对联往往蕴涵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根据下列对联内容,联系所学的古诗文,在括号中写出相应的名胜古迹。(2分,任选两个作答)
(1)黄鹤偶乘沧海月,白云常带楚江秋( )
(2)我其仙乎吞云梦者八九,登斯楼也览气象兮万千( )
(3)四顾八荒茫天何其高也,一览众山小人奚足算哉( )
7、选择恰当的词填空:(2分) ( )
由于宁波地理环境优越,广袤肥沃的平原,_____,纵横交错的江河,水深波宁的港口,形成了宁波商业兴旺,_____,航运发达的经济特色。
A.山林的富饶茂密 市场繁荣 B.富饶茂密的山林 市场繁荣
C.富饶茂密的山林 繁荣市场 D.山林的富饶茂密 繁荣市场
8、下面一则材料中归纳论点,不准确的是(2分) ( )
后汉承宫8岁替人放猪。承宫常躲在私塾的窗外听先生讲《春秋》经。他的主人发现后狠狠鞭打他,经他人求情才放了他。后来承宫请求先生收留他替私塾拾柴禾,劳动之余也一起听课。就这样,承宫"执苦数年,勤学不倦"终于学通了经书。
A.勤学不倦,终成正果 B.封建社会里,贫家子弟求学不易
C.私塾拾柴 D.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9、阅读漫画,归纳出一句有哲理性的话。(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根据下面这则新闻内容,按要求答题。(2分)
南方网讯 至6月4日,三峡工程蓄水进入第四天,越来越多的漂浮物,在库区水面成片聚集,给三峡大坝垃圾清理工作带来巨大压力。
自秭归县凤凰山顶放眼望去,一条条长短不一的垃圾带和一片片面积不等的漂浮物明显可见,形成一道道与峡江平湖美景极不谐调的"另类风景",向库区上游延伸。附近居民告诉记者,大坝蓄水后,江面的漂浮物日益增多,主要是一些生活垃圾、工业废物和牲畜尸体等。这些漂浮物不但污染环境,而且将易使三峡发电机组进水口拦污栅破损、破裂,威胁发电机组安全,降低发电效益。不少有识之士强烈呼吁: 。
将这则新闻的结语补充完整: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