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语言基础知识和语言表达
 考点4.正确使用实词 (任课教师:邓俊龙)
 复习目标:明确高考考纲要求
 复习重点:把握高考此考点命题特点
 复习难点:寻求规律、总结方法、强化基础训练
 复习方法:讲练结合,注重积累
 复习内容和过程:
 一.	导入
 词语是构成言语、文章的基本材料,正确地使用词语,是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
 词语包括一般实词、虚词和成语。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1)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2)能根据语境正确使用。其中不仅有词语使用是否正确的问题,还有是否使用得好的问题。
   历年高考试题表明,在“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考点中,近义词的运用、成语(包括熟语)的运用是必考点,虚词的运用是常考点。
   这一部分的内容比较多,我们的《劝学》书将这些内容放在一起来学习,而我们将分三节来学习,即正确使用实词、正确使用虚词、正确使用熟语。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开始学习正确使用实词。
 二.  明确高考考纲要求
 2004年高考《考试说明》规定了“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也是自1994年至今高考一直必考的知识点和能力点,因此,我们同学们一定要十分重视,落实好这个考点的复习。
 三.	学生通过高考试题的练习,感悟高考这个考点的命题特点
 (01年全国高考)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
  ①这位发言人    指出,美方对这次撞机事件必须承担全部责任,向中国人民作出交代,并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②尽管这只是一次    ,但民警与保安的迅速出击,表明本市第一个进入校园的电子保安报警系统已经成功地开通了。
  ③用歪曲事实的历史教科书作为学校的教材,必然    日本年轻一代对本国历史的认识偏离事实。
 A.庄重  演练  引导   B.郑重  演示  引导
   C.庄重  演示  导致   D.郑重  演练  导致
 解析:此题考查我们对同义词的辨析能力。   答案为D。
    “庄重”是严肃端正、不轻浮,多指态度。 “郑重”是严肃认真之意。
  第①句是要强调发言人态度严肃认真,而不涉及态度轻不轻浮,所以要用“郑重”。
    “演练”是演习、训练之意。 “演示”是用实物、图表、或实验把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显示出来。
  第②句的陈述对象是民警和保安,当然要用“演练”。
    “引导”是带领、启发、诱导之意。 “导致”是引起、造成之意。
  第③句是说“用歪曲事实的历史教科书作为学校的教材”,造成的结果,所以应
     该用“导致”。
 (02年全国高考)3.对下列词语意义的解释,正确的一组是   (   )
 (《劝学》领略高考神韵第5题)
 A.过错(过失、错误)   过犹不及(过头或不够都不好)
 过瘾(满足癖好)    闻过则喜(听到以后就感到高兴)
 B.道义(道德、正义)   道听途说(在道路上听到并传说)
 道歉(表示歉意)    能说会道(善于言辞、很会说话)
 C.工会(职工团体)    适逢其会(恰巧碰上了那次聚会)
 会谈(多人商谈)    心领神会(不用明说就已经领悟)
 D.张望(向远处看)    剑拔弩张(拔出刀剑、把箭射出)
 张榜(贴出文告)    虚张声势(假装、夸大自己的气势)
 解析:本题考查我们对词义的理解能力。   答案为B。
   这是一个多年未考的老题型,脱离语境,直接解释词义。但所给的词语都是一
 些常用词语的基本意思和用法,并没有涉及冷僻的词义,而且,所给出的多义词或
 多义语素的某个义项解释的错误也是比较明显的,因此,本题目的难度并没有增加。
   本题的正确选项为B。即“道义”、“道歉”、“道听途说”和“能说会道”4个
 词语(特别是其中相同汉字的语素“道”)的释义都是正确的。
   而A组中“闻过则喜”的意思是“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的缺点、错误就感到高兴”,
 其中的“过”指“缺点、过错”,而不是用在动词“闻”后,表示“完毕”。所以,
 “听到以后就感到高兴”的意思不对。
   C组中的“适逢其会”的意思是“恰巧碰到那个时机”,其中的“会”是“时
 机”的意思。因此题目中解释为“恰巧碰上那次聚会”,显然属于望文生义的错误
 解释。
   D组中“剑拔弩张”的“弩”是一种利用机械力量射箭的“弓”,“张”是“弓
 上的弦”,整个词语的意思是“剑已拔出,弓已上弦”,形容形势紧张,一触即发。
 显然“箭”没有射出,而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意思。
 (03年全国高考)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劝学》领略高考神韵第3题)
 ①报载孙中山的孙女孙芳女士近年多次   北京大学,为为推动孙中山研究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