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620字。  3   故乡的榕树
  一、教学目标
  (一)体会作者对于大陆故乡和乡亲们的真挚眷念的感情。
  (二)领略优秀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增强诵读好文章的兴趣。
  二、重点、难点分析
  (一)重点鉴赏文章3、4、10段,通过反复诵读体味作者深挚的思乡之情。
  (二)品味本文的语言美、意境美。
  三、主要教学方法
  诵读;质疑。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设计
  (一)   预习(以练习的形式提前完成)
  (二)   导入
  自我介绍。初次见面,送份礼物给大家━━唱首歌给大家听。(音乐起,朗诵课文第10段)请同学们点评老师唱得好不好?
  (三)   学生诵读
  诵读是散文学习的基本方法之一,好的散文要诵读、畅读,边读边把握内容、体验情感。
  活动1:同学、老师来PK(1.有感情的朗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2.进行评价,要求用一句话概括自己的评价,再陈述具体理由。)
  ★精选段落分析,进一步指导学生朗读。
  1.“而我的心却像一只小鸟,……摇落一串串晶莹的露珠。”(即第3段)
  分析:这一段是由眼前景象到回忆的过渡。这一段文字虽淡却渗透着浓烈的乡情,比如“浓得化不开的团团绿云”一定要重读,语调要深沉;“片片碧玉”“晃动如耳坠”“一串串晶莹的露珠”节奏稍快,语调可以轻快些。
  2. “我怀念(从故乡后山流下来,流过榕树旁的清澈的)小溪,(溪水中彩色的)鹅卵石,(到溪畔洗衣和汲水的)少女,(在水面嘎嘎嘎地追逐欢笑的)鸭子┅┅”不用括号里的定语成分句子也通顺,那么为什么还要用呢?
  分析:用了这些定语,让景物具体、形象、有声有色、生动感人。读的时候应重读,宛如历历在目。
  3.“我深深怀念在榕树下度过的愉快的夏夜。……搁浅在乱石滩上……”(即第10段)
  分析:这一段写自己儿时在格树下度过的愉快夏夜,描写富于生活情趣。 “悄悄”、“轻轻”、“静静”、“慢慢”等形容词的叠用,既表现出音韵美,又衬托出环境的静谧,读的时候应该轻柔缓慢,准确表达出
  “似仙境” 、“似梦境” 的境界。
  注:根据课堂实际情况2.与3.任选其一。
  [小结]诵读要注意节奏、轻重及语调。
  活动2: 仿写(分为两个大组,一组仿第3段;另一组仿第4段;题目见投影);
  请同学们朗读自己的作品。
  [小结]散文中优美的句子应该仿着写一些,可谓“师夷长技以自强”。
  (四) [总结]散文的学习方法:1.好的文章要多诵读,声与情并茂;
  2.好的段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