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夸父逐日》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大意,背诵课文。
2、体会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愿望和意志。
3、多角度理解文章内涵。
学习资料:
《山海经》,书名,18篇。作者不详,各篇著作时代亦无定论,近代学者多认为不出一时一人之手,其中14篇是战国时作品,《海内经》四篇则为西汉初年作品。内容主要为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地理、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不少远古的神话传说。对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研究,均有参考价值。其中的矿物记录,为世界最早的有关文献。晋郭璞作注,并为《图赞》,今图佚而赞存;其后考证注释者有清代毕沅《山海经新校正》和郝懿行《山海经笺疏》,今人袁珂《山海经校注》等。
教学过程:
一、导课:
找同学说一下,你听说过哪些神话故事?(生说引出。)这节课我们学习《夸父逐日》。这则神话运用浪漫主义手法,反映古代人民同自然界的斗争。
《夸父逐日》选自《山海经》,“逐日”是追赶太阳的意思。
二、出示目标。
三、学生读课文,正音。
  教师范读,学生自读,指名读。
四、同桌对照底下的注释,共同翻译课文,找出自己不会的地方。
  找学生翻译。
  质疑。
  注意这几个字的意思。
  逐走(   )   饮于河渭(   )   弃其杖(   )  
五、课文内容把握。
《夸父逐日》是我国最早的神话之一。在这篇神话中,巨人夸父敢于与太阳竞跑,最后口渴而死,他的手杖化为桃林。这个奇妙的神话表现了夸父无比的英雄气概,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
六、探究品味文章内容。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