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4450字。
九年级语文总复习——专项训练
现 代 文 阅 读
现代文阅读,必须理清思路,弄清作者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段与段之间的关系如何,考虑句与句、段与段的先后顺序和逻辑联系等。答题方法主要是寻找、归纳(概括)、运用、理解和迁移等几种。其试题类别及解题要领为:
词语及朗读类别
●选择一组实词填空 可以考试以下几种可能:1、动作先后顺序;2、词语的搭配习惯(包括动宾之间,定语、状语和中心语之间);3、与前后文内容的呼应;4、与邻词构成近义或反义关系;5、事物的发展顺序;6、其他结合语境的情况。
●名词理解 联系语境考虑,如《苏州园林》中的“败笔”一词,答题时要考虑与说明事物的特征“图画美”联系起来观察。
●体会词语使用的准确性 一般是句子中谓语动词前的副词(作状语)或其他修饰限制成分。如:人脑一般重1300到1500克。揣摩用词准确性:先正面回答(同义解释法)写出了什么,再反面回答(删去则不能表示什么意思),最后说体现用词的准确性(也可不说,看情况确定)。
短语、句子与段落类
●找线索句 1、与文章题目有关;2、文中多次出现的类似的句子(写物或表达某种感情的句子)。整篇阅读、整体理解后才着手寻找并答题。
●概括段意或层意 记叙性语段,思考谁在什么时间地点或什么情况下干了什么事,或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人或事物的,可分成若干块,逐块概括, 然后合并成一句话。说明文与说明事物的特征挂钩。议论文要考虑讲了什么道理或举了什么事实,为了证明什么观点。
●句式比较 1、比语气语调;2、比强调的内容、重点;3、比效果(如是否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等)。
●找中心句 先找前,前无才找后。其位置主要有首句、第二句(首句是过渡句或引出下文的句子时)、中间句、结句。先自己归纳主要内容,再找出与主要内容相吻合的句子。
●句子在结构或内容上的作用 开头、中间、结尾情况不同,看具体情况从一点或两点回答,关键词:总领、总起、引出、过渡(承上启下)、线索、分论点、总结、概括、点明主旨等。
●句子的含义 1、表层和深层含义分析法;2、喻体还原成本体法;3、联系文章中心体会法。
体悟主旨类
●给出若干种看法,看是否符合原文内容或思想 要仔细辨别,认真对照原文内容。
●归纳中心意思 通过哪件事的记叙,反映了一种社会生活现象,赞扬或鞭挞主人公的精神品质或恶劣行径。
●写出读后的启发、感受和收获等。
●评论人或事,对某种思想行为发表自己的见解。内容、表达方式、语言形式、乃至字数都须遵循题目的要求。
●读关键词,划关键词句、理解其含义、品味文章的感情。
散文欣赏阅读
[考测点导航]
赏析散文,在初中阶段要求学生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位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