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星资源网
学科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政治
综合
会员
注册
登录
会员中心
如何汇款
在线充值
搜索
文章
备课
专题
精品
留言
2010年安徽省“皖北协作区”高三毕业生综合素质测试语文试题
分类:
语文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版本:
人教版
类型:
doc
大小:
62 KB
评级:
时间:
2010/3/28 22:35:17
下载:
本月:1 总计:39
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点此下载
共21题,约11010字。
2010年“皖北协作区”高三毕业生综合素质测试
语 文
考试时间:2010年3月26日考试
本试卷分笫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阅读题 共66分)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l~3题。
认知心理学视野下的个体行为
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心理学诞生已经有一百多年了。而认知心理学约起源于20世
纪50年代。它研究人的高级心理过程,主要是认知过程,如知觉、意象、思维、记忆、
语言等。
认知心理学强调研究人的意识和心理机制,更强调人的行为受其认知过程的影响和
制约,主张正是内在的认知可以解释和预见行为,并构成个体行为的重要基础。认知心
理学认为知觉、意象在揭示人的内在认知心理机制,从而在深入分析和理解人的行为方
面具有重要作用。
人依靠感觉与知觉了解周围的世界。知觉作为一种较高层次的心理活动,通过对感
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完成一系列的信息加工和处理。当一个人接受到来自环境的信息
或刺激时,他便会通过相应的神经活动对接受的信息或刺激进行选择、组织和判断,形
成新的知觉,在此基础上,再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刺激作出反应。人的知觉行为表现出整
体性、选择性、相对性、恒常性、组织性等心理特征。总的说来,知觉的形成要依赖于
个体过去的知识和经验,知觉是现实刺激的信息和记忆信息相互作用的结果。人在反应
或采取某种行动之前,总是会有一个内部的心理决策过程,这个心理过程是个体在已有
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对所掌握的信息进行整合完成的。这样一个决策过程便意味着刺
激的输入与反应的输出之间存在一个中间的心理过程或内在的认知过程。人的行为离不
开认知,而认知的本质在于符号计算和信息加工。
认知心理学认为知觉和意象是密切相关的。所谓意象,是指已经贮存的知觉形象的
再现,或经过加工改造而形成的新的形象。意象形成的过程常常是选择性知觉、错误知
觉、知觉扭曲不断发生的过程。意象作为个体过去所获信息的产物,它不是信息的一般
积累,而是一种高度结构化的信息认知图式。当个体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的问题时,由
于时间、信息及信息加工能力的限制,不可能快速地、严格地、理性地搜集所有的信息
而对问题进行客观地分析,于是在心理惰性的驱使下,个体总是尽可能地节省认知能量、
减轻认知负担,试图寻找认知的捷径,从而不自觉地、更多地依赖于已有意象进行决策
和行动,而这有可能会产生错误知觉。
错误知觉指个体对收到的信息或刺激的理解和判断背离了实际情况。由于知觉往往
要依赖于过去的知识和经验,不全都是客观真实的刺激因素本身,而是对刺激因素的知
觉最终决定着个体对刺激的反应。在此情形下,就可能导致刺激本身特征的失真或扭曲
事实的知觉现象。一旦知觉发生错误,理解就会错误,从而做出错误反应。可见,在个
体决策过程中,知觉起着重要作用。个体的错误知觉往往都是负面性的,“并非都是坏事。
行为的正面、负面效应,要看个体的错误知觉在其意识中形成了怎样的意象,不同的意
象会指引不同结果的产生。 .
(本文选自《光明日报》2007年7月10日,有删改)
1、下列对“认知心理学”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认知心理学是心理学中一门新兴的科学,它主要研究心理学中的知觉、意象、
思维、记忆、注意等。
B、认知心理学认为个人认识决定个人行为,但认知有误未必行为错误。
C、认知心理学认为知觉、意象紧密相关。知觉是意象的基础,意象是知觉形象
的再现或改造。
D、认知心理学认为意象形成的过程,带有明显的个性色彩,如果依靠这种意象
决定行为,往往会产生错误的结果。
2、下列对错误知觉的形成及结果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
A、错误知觉可能由定势思维所致。
B、个体只要克服惰性心理,严格理性地分析所占有的信息就会避免错误知觉的形成。
C、错误知觉在一定情况下可以使无必然的意象成为现实,助人成功。
D、错误知觉即错觉,个体行为出现负面性结果,不一定是错误知觉的错,个体意识中意象如何,才是个体行为正负的主要依据。
3、下列表述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知觉的形成离不开个体的已有知识与经验,而个体的行为也离不开个体已有的认知。
B、知觉与意象的产生都离不开现实的直接刺激,现实的刺激是形成知觉与意象的基础。
C、意象建构着个体的心理品质,而个体也利用意象来决定自己的行动。
D、知觉、意象决定着人们行为的方向和效果,在个体行为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3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7题。
徐文长传
[明]袁宏道
徐渭,字文长,为山阴诸生,声名藉甚。薛公蕙校越时,奇其才,有国士之目。然
数奇,屡试辄蹶。中丞胡公宗宪闻之,客诸幕。文长每见,则葛衣鸟巾,纵谈天下事。
胡公大喜。是时公督数边兵,威镇东南,介胄之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
下一诸生傲之。议者方之刘真长、杜少陵云。会得白鹿,属文长作表,表上,永陵喜。
公以是益奇之,一切疏记,皆出其手。丈长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视一世士无
可当意者,然竟不偶。
文长既已不得志于有司,遂乃放浪曲蘖,恣情山水。走齐、鲁、燕、赵之地,穷览
朔漠。其所见山奔海立,。沙起雷行,风鸣树偃,幽谷大都,人物鱼鸟,一切可惊可愕之
状,一一皆达之于诗。其胸中又有勃然不可磨灭之气,英雄失路托足无门之悲,故其为
诗,如嗔如笑,如水呜峡,如种出土,如寡妇之夜哭,羁人之寒起。虽其体格时有卑者,
然匠心独出,有王者气,非彼巾帼而事人者所敢望也。文有卓识,气沉而法严,不以模
拟损才,不以议论伤格,韩、曾之流亚也。文长既雅不与时调合,当时所谓骚坛主盟者,
文长皆叱而奴之,故其名不出于越。悲夫!
卒以疑杀其继室,下狱论死。张太史元汴力解,乃得出。晚年愤益深,佯狂益甚。
显者至门,或拒不纳。时携钱至酒肆,呼下隶与饮。或自持斧击破其头,血流被面,头
骨皆折,揉之有声。或以利锥锥其两耳,深入寸余,竞不得死。周望言:“晚岁诗文益奇,
无刻本,集藏于家。”余同年有官越者,托
点此下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
“yxzyw2002”
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安徽省铜陵县第一中学2010届高三语文模拟试卷(九) 人教课标版
安徽省铜陵县第一中学2010届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八) 人教课标版
安徽省铜陵县第一中学2010届高三语文模拟试卷(七) 人教课标版
安徽省铜陵县第一中学2010届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六) 人教课标版
安徽省铜陵县第一中学2010届高三语文模拟试卷(五) 人教课标版
安徽省铜陵县第一中学2010届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四) 人教课标版
安徽省铜陵县第一中学2010届高三语文模拟试卷(三) 人教课标版
安徽省铜陵县第一中学2010届高三语文模拟试卷(二) 人教课标版
安徽省铜陵县第一中学2010届高三语文模拟试卷(一) 人教课标版
安徽省铜陵县铜陵县第一中学2010届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十) 人教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