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小题,约8320字。

  2010年湖南省高考适应性测试
  语      文
  本试题卷共7道大题,22道小题,共8页。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炽热chì 撒播sǎ 乳臭未干xiù 满目疮痍cānɡ
  B.阙疑quē 奇崛jué 本末倒置dǎo 光阴荏苒rěn
  C.赝品yàn 服膺yōnɡ 相机观变xiànɡ 咄咄怪事duō
  D.僭越jiàn 强制qiánɡ 云谲波诡jué 兔起鹘落hú
  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当今的中学生弘扬传统文化责无旁贷,他们只有了解了中国文化的基本内涵,才有可能担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
  B.细雨纷纷,飘洒在林阴道的葱翠树冠上,只有少许水滴,溅到布满青苔的沙砾小道上,卡夫卡偌大的墓地,冷清而静谧。
  C.深秋,柿叶落尽,删烦就简,柿子像灯笼,挂在村庄的上空,它的红,不浮躁,不虚华,是即将进入冬天的村庄的诗眼。
  D.皑皑白雪,凛冽朔风,寒光铁衣,惨烈厮杀,这一幅幅形象鲜明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戍边战士的同情。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这个文件的起草是十分严谨的,先由办公室咬文嚼字写出初稿,再由局领导包括部分职工代表对初稿进行认真的审订。
  B.在中央出台多项惠农政策的大好形势下,镇政府大力发展畜牧业,通过资金支持、科学指导等手段,使牛羊大幅增殖。
  C.现在有些职能部门吃喝之风盛行,“一瓶酒一月粮”已是普遍现象,吃饭更是讲究,食不重味,甚至一顿饭吃掉万元。
  D.某地方电视台为了增加自办春晚的知名度,提高节目的收视率,不惜重金邀请一些高手大腕来加盟,真是狐假虎威。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红光机械厂发出的噪音严重扰民,环保部门接到举报后,责令工厂立即采取措施使噪声排放量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B.父亲从祖父那里学会了炼“白降丹”,配制膏药治疗骨科病有特殊的疗效,所以祖祖辈辈到他家看病的患者特别多。
  C.洪安市人民法院日前审理了一起因一句脏话引起的精神赔偿案, 大家都为这家人为老不尊、为幼不敬的行为所不齿。
  D.公司今天举行了职工代表大会,300多名职工代表参加了会议,会上仅以一票之差,通过了实行岗位技能工资方案。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中秋节前后就是故乡的桂花季节,             。            。             。
  。唯有正屋大厅前的庭院中,种着两株木樨,两株绣球。
  ①桂花有两种,月月开的称木樨,花朵较细小,呈淡黄色
  ②另一种称金桂,只有秋天才开,花朵较大,呈金黄色
  ③一提到桂花,那股子香味就仿佛闻到了
  ④我家的大宅院中,前后两大片广场,沿着围墙,种的是金桂
  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      C.③①②④      D.③④①②
  二、文言文阅读(22分。其中,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谏论下  苏洵
  夫臣能谏,不能使君必纳谏,非真能谏之臣;君能纳谏,不能使臣必谏,非真能纳谏之君。欲君必纳乎,向之论备矣;欲臣必谏乎,吾其言之。
  夫君之大,天也;其尊,神也;其威,雷霆也。人之不能抗天、触神、忤雷霆,亦明矣。圣人知其然,故立赏以劝之,传曰“兴王赏谏臣”是也。犹惧其选耎阿谀,使一日不得闻其过,故制刑以威之,《书》曰“臣下不正,其刑墨”是也。人之情非病风丧心,未有避赏而就刑者,何苦而不谏哉?赏与刑不设,则人之情又何苦而抗天、触神、忤雷霆哉?自非性忠义,不悦赏,不畏罪,谁欲以言博死者?人君又安能尽得性忠义者而任之?
  今有三人焉:一人勇,一人勇怯半,一人怯。有与之临乎渊谷者,且告之曰:“能跳而越,此谓之勇,不然为怯。”彼勇者耻怯,必跳而越焉,其勇怯半者与怯者则不能也。又告之曰:“跳而越者与千金,不然则否。”彼勇怯半者奔利,必跳而越焉,其怯者犹未能也。须臾,顾见猛虎暴然向逼,则怯者不待告,跳而越之如康庄矣。然则人岂有勇怯哉?要在以势驱之耳。君之难犯,犹渊谷之难越也。所谓性忠义、不悦赏、不畏罪者,勇者也,故无不谏焉。悦赏者,勇怯半者也,故赏而后谏焉。畏罪者,怯者也,故刑而后谏焉。先王知勇者不可常得,故以赏为千金,以刑为猛虎,使其前有所趋,后有所避,其势不得不极言规失,此三代所以兴也。
  末世不然,迁其赏于不谏,迁其刑于谏,宜乎臣之噤口卷舌,而乱亡随之也。间或贤君欲闻其过,亦不过赏之而已。呜呼!不有猛虎,彼怯者肯越渊谷乎?此无他,墨刑之废耳。三代之后,如霍光诛昌邑不谏之臣者,不亦鲜哉!
  今之谏赏时或有之不谏之刑缺然无矣苟增其所有有其所无则谀者直佞者忠况忠直者乎!诚如是,欲闻傥言而不获,吾不信也。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向之论备矣          备:完备
  B.谁欲以言博死者      博:换取
  C.要在以势驱之耳      要:关键
  D.不亦鲜矣            鲜:新鲜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