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6题,约13750字。  苏北四市高三年级调研测试(二)
  一、语言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纰缪未雨绸缪  哥俩肮脏伎俩  称职称体裁衣
  B.躯壳金蝉脱壳  艾草自怨自艾  扁担一叶扁舟
  C.诏书昭然若揭  对峙恃才傲物  桀骜佶屈聱牙
  D.锋镝嫡系后裔  倾轧安营扎寨  裨将稗官野史
  1.(3分)【答案】C
  【解析】A项miùmóu  liǎliǎnɡ  chèn    B项qiào  àiyì  biǎnpiān    C项zhào  zhāo  zhì shì àoáo   D项dí yàzhā    píbài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六三0”特大醉酒驾车肇事司机张明宝一审被无期徒刑,这一判罚引起广泛争议,许多人认为张明宝致五死四伤,后果严重,罚不当罪,判处死刑也不为过。
  B.随着新年钟声的敲响,围坐在广场音乐水池旁的人们骤然爆发出一阵由衷的欢呼,他们情不自禁地手拉着手,忘乎所以地唱着、跳着。
  C.本书自问世以来印数超过500册,作为传统实用的基本英语语法书,能在众多同类出版物中脱颖而出,关键在于它的极强的针对性。
  D.杜郎口中学三面黑板学生争相去写、去画的真实课堂把他们“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具有独立人格的平等的人”的理念演绎得淋漓尽致。
  2. (3分)【答案】D
  【解析】A.罚不当罪:处罚和所犯罪行不相当,多指处罚过重,与语境相反。B.忘乎所以:指因过分兴奋或得意而忘了应有的举止。常用作贬义,此处属色彩不当。C.脱颖而出:比喻本领全部显露出来。常用于人,此处属用错对象。D.淋漓尽致:形容文章或说话表达得充分、透彻,也指暴露得很彻底。
  3.阅读下面一段话,试概括出“草根文化”的四个主要特性。
  社会学家、民俗学家艾君在《改革开放30周年解读》中对草根文化这样界定:“草根文化,属于一种在一定时期内由一些特殊的群体、在生活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文化潮流现象,它实际是一种“副文化、亚文化”现象。它具有平民文化的特质,属于一种没有特定规律和标准可循的社会文化现象,是一种动态的、可变的文化现象,它有区别于阳春白雪的雅文化、上流文化、宫廷文化以及传统文化。”他认为,健康向上的“草根文化”会形成对主流文化的重要补充,但愚昧落后的“草根文化”无可否认也会对传统意义上的主流文化带来辐射、腐蚀和冲击。
  “草根文化”的特性:①       ②       ③       ④      
  3.(4分)【答案】①社会性  ②平民性  ③动态性(或可变性) ④两面性(答“非主流性”亦可)
  4、漫画   饱餐之后
  4.(5分)①【参考示例】一只“硕鼠”,穿着西装,打着领带,拖着肥肠般的长尾巴,正想从铺着钞票的玻璃罐里逃出。无奈,任他满头大汗、高呼大喊,贪来的金钱撑肥了躯干,就是爬不出欲望的“牢笼”。(正确使用一种修辞格1分,描述符合画面内容,生动形象2分。“老鼠、玻璃罐、钞票”每缺1点扣1分)
  ②【参考示例】贪得无厌者将自食其果∕贪婪者终究是作茧自缚。(要点:贪婪、自食其果各1分)
  二、文言文阅读
  张方平,字安道,南京人。少颖悟绝伦。举茂材异等,知昆山县。赵元昊且叛,为嫚书来,规得谴绝以激使其众。方平请:“顺适其意,使未有以发,得岁月之顷,以其间选将厉士,坚城除器,必胜之道也。”时天下全盛,皆谓其论出姑息,决计用兵。方平上《平戎十策》,以为:“入寇当自延、渭,巢穴之守必虚,宜卷甲而趋之。”宰相吕夷简善其策而不果行。夏人寇边,四路以禀复失事机,且诏使出师,逗遛不行。及丰州陷,刘平等覆师,主帅皆坐谴。
  元昊既臣,而与契丹有隙,来请绝其使,议者不可。方平曰:“得新附之小羌,失久和之强敌,非计也。宜赐元昊诏,使之审处,但嫌隙朝除,则封册暮下。如此,于西、北为两得矣。”时韪其谋。
  知益州。未至,或扇言侬智高在南诏,将入寇,摄守亟调兵筑城,日夜不得息,民大惊扰。朝廷闻之,发陕西步骑兵仗,络绎往戍蜀。诏趣方平行,许以便宜从事,方平曰:“此必妄也。”道遇戍卒,皆遣归,他役尽罢。适上元张灯,城门三夕不闭,蜀人遂安。
  方西鄙用兵,两蜀多所调发,方平为奏免横赋四十万。又建言:“国家都陈留,当四通五达之道,非若雍、洛有山川足恃,特倚重兵以立国耳。兵恃食,食恃漕运,以汴为主,利尽南海。天圣已前,岁调民浚之,故水行地中。其后,浅妄者争以裁减役费为功,汴日以塞,今仰而望焉,是利尺寸而丧丘山也。”乃上十四策。帝称善悉如其说行之。
  未几,以工部尚书帅秦州。谍告夏人将压境,方平料简②士马,声言出塞。已而寇不至,言者论其轻举,曾公亮曰:“兵不出塞,何名轻举?寇之不得至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