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0050字。
《乡土文学》 单元教材分析
一 单元教学目标
1了解20世纪中国的现代乡土文学特色,具有典型的中国区域特点、人文特色,感受中国社会发展的脉络,增强学生中华民族意识,感受乡土文化,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情感,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开阔学生视野,重视地域文化,了解北京文化特点,培养语文素养,培养人文情怀。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4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从不同角度抒写热爱北京的情怀。
二 单元教学思路
1从总体上感悟中国社会的乡土性,了解中国乡村的基本特点、村落的内部构成、中国乡村不同于外国乡村的原因,从而正确地认识乡村。农业文明中诞生的民族,人口的不流动,造成与外界的隔膜,而内部的熟人社会构成了礼俗社会,形成了民族独特的文化。
2了解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乡土景观轮廓,体悟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乡土世界的不解情缘。一方面是乡土文学的地域性、乡土性,一方面是创作中温馨地怀念和严肃地批评并存。
3研读文本,注重启发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教材,从“泛读导引”的阅读中,明确本单元的学习目的,把《乡土本色》一文作为本单元的纲领性文章。(文言文课文,例如诸子散文单元教材的处理更接近必修课文,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不够,更依赖于老师的讲解,引导。)而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学生更容易理解,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向更深入的层面思考,并且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那么,阅读什么,怎么阅读是需要教师引导、辅导的,我认为,应该有拓展必读、拓展选读和自由选读的区别。
4注重拓展延伸的引导,在现有情况下(语文的地位很尴尬,如何在新课程改革中落实我们的初衷,使每一个语文老师不可回避的问题),切实落实“选修”,根据我们现有的实际情况:有教材方面的,考试方面的,学生方面的等等,决定了我们的“选修”的意义是有一定限制的。在拓展延伸上,既注重学生兴趣体现自主性,又注重教师引导体现主导性。
我们做了一些尝试。例如:我们把《毛泽东专题》的拓展阅读分为三个级别:拓展必读为《毛泽东传》、《毛泽东诗词十首》、《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分析》。拓展选读为《论持久战》、《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自由选读为中外评论毛泽东的著作,毛泽东选集。让不同层面的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拓展阅读的级别。
5写作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