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3400个字。
苏教版中考复习——语言运用(教学案)
滨海县蔡桥中学王正清
中考要求:
1、能根据要求对语句进行转换、扩展、压缩或仿用;能根据要求选择或变换句式。
2、能辨析常见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的表达效果;能根据要求,运用这些修辞方法造句。
中考例题:
(一)排序与衔接
1、下面语句的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B )、(2009武汉)
①极目远望
②那波浪互相拥挤着,追逐着,越来越近,越来越高
③那从天边垂下来的波涛,一排赶着一排,浩浩荡荡
④那由地心里泛起的浪花,沸沸扬扬,一层紧追着一层
⑤像冲锋陷阵的大军
⑥像秋天田野上盛开的棉朵
A.③⑥①②④⑤B.①③⑤④⑥②
C.③⑥④⑤①②D .①④⑥②③⑤
解析:这段话是描写海浪情景的,我们在描写时,一般都是按照我们的观察顺序来写的,我们观察时特别是在空旷的地方都是先看到远的景物,后看到近的景物,从几个句子中可以看出“极目远望”是领起句,后面的几句按由最远的情景开始,同时兼顾比喻的和搭配,不难找出答案是B 。
解题方法:
(1)整体把握,了解语段或句子的中心语意,或找中心句(文眼句),或归结各句语意,把握整体主题或主旨。关键是把我特定的语境,才能进行排序或找准衔接句。
(2)将句子按意义分类,将各种表意相近的句子归结在一起,然后进行局部调整,最后整体排列,依据语意的连贯性,把握语句的衔接。
(3)抓中心语句。中心句是一段文字的纲,其它各句都是围绕中心句展开的。根据文段内容的特点,首先确定中心句的位置(段首、段中、段尾)。然后按照最能表达中心的思路去安排材料的先后。
(4)抓相关词语。文段前后内容的焊接,有时会出现表时间先后的词语或关联词语作为标志,我们依据语法习惯就能排出正确的语序。比如:“虽然”之后接“但是”,“因为”之后连“所以”,“首先……接着……然后”等。
2、依次填入文段横线处,恰当的一组句子是(B ) 2009年甘肃天水)
___________,你尽可流动明眸,欣赏白云蓝天,飞流急湍;_________,你尽可闭目凝神,倾听莺歌燕舞,春水潺潺;________,你尽可翕动鼻翼,呼吸牡丹的浓香,黄菊的清爽;__________,你尽可品评自娱,把玩深尝。
①文学是一座姹紫嫣红的百花园;②文学是一杯回味无穷的香茗;③文学是一幅意境高远的中国画;④文学是一首清脆圆润的古曲。
A.①③④②B.③④①② C.④③②①D.②①③④
分析:这是一道选择题。试题材料以文学为描写对象,以排比嵌套比喻的手法,从四个方面进行描述。试题抽去每一分句的第一句话(这四句话分别从四个角度对文学设喻)列于题后,打乱顺序后让考生进行归位选择。解答此题,可从视觉、听觉、嗅觉、感觉四个方面入手,将每一个喻体与其后的描述联系起来,看它们是否意蕴连贯。
3、根据下面这段话的意思,在句中横线上填上衔接恰当的一句话。(2009济宁)
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好比水道要经过不同的两岸,树木要经过常变的四时。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特定语境中句子衔接的能力,从语段中可以看出主要表达了生命中既有快乐也有痛苦的意思,所以填写的句子应是对“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的总结。答案: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意思对即可)
(二)语段压缩
4、请自己组织语言,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5个字,09扬州)
欧盟委员会健康风险科学委员会发表报告指出,如果5年内每周使用随身听5且每天以高音量收听音乐平均超过一个小时的话,那么5%至10%的使用者将面临永久性失聪的危险。最近几年,欧盟的随身听特别是MP3的销售数量猛增,约有5000万到1亿人特别是年轻人在使用随身听,因此有必要对随身听对人体的危害进行调查并采取措施,以保护青少年不受随身听和其他类似装置的损害。
分析:“概括成一句话消息”它要求以最简省的文字把文字内容“告知”公众。应对此类题,可采用“检索要素法”:找出重点句,即“那么5%至10%的使用者将面临永久性失聪的危险。”,然后组织语言,概括段意。
答案:示例:随身听可能导致永久性听力损伤。或“常用随身听可能导致永久性失聪。”(其它答案符合要求也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