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广州市93中学 谢川

[Ⅰ]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认读字词、积累文言词汇。
2、背诵、翻译、理解课文内容。
3、整理、积累成语、短语等语言材料。
二、方法与过程
1、诵读 
2、合作 探讨 
3、培养勤学好问的学习方法。
三、情感与态度
学习态度 人生修养
[Ⅱ]教学前瞻
一、教学重点难点
二、教学设想
  实行板块纵横式教学,全课主要分为四个板块,为纵;在老师的导引下学生全程自主、合作、探究完成任务,为横。
三、课前准备指导
1、 搜集资料:了解孔子及其儒家学说的概况;了解《论语》的主要内容;
2、 借助工具书,通读全文,把握内容梗概。
四、课时安排:1.5课时
五、教辅安排:尽可能使用多媒体,小黑板,放音机等
[Ⅲ]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导入及认读准备
(一)导语
中国是是一个文明古国,在它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为我们留下了极宝贵的文化遗产,如我们熟知的“四书五经”(《论语》《大学》《中庸》《孟子》《诗》《书》《礼》《易》《春秋》)等。这些著述对中华文化曾产生过深远影响,直至今天,仍光芒四射,其精华部分依然为人们所效法。现在我们就来共同探究学习《〈论语〉十则》这篇课文。
(二)关于孔子和《论语》(学生在班上交流自己的预习:展示自己搜集整理的资料,其他同学作必要的修正、补充)
教师明确有关资料: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大成至圣”。他对我国古代文化的整理、研究和传播,他的思想和学说,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
《论语》是“语言的论纂”,也就是语录的意思,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体例主要是语录体、对话体、叙事体。内容上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从中可以看出许多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
(三)文言文基础(复习第一单元已简单学习的内容)
1、朗读与背诵
2、文言文的翻译:直译和意译
3、通假字
4、文言文的古今义和一词多义
5、四种特殊句式:
二、整体感知——读课文
1、试读课文——自由朗读。
2、听读课文——注意校正读音,体会语调,解决读音和节奏。
3、朗读课文——按要求读出文言文味道。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