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有28道题,约6880个字。

  长春外国语学校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
  第一次月考初二年级语文科试卷
  出题人:苗琳审题人:邵晓馥
  一、阅读(60分)
  (一)名句积累与运用(15分)
  1.曲径通幽处,□□□□□。(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 .□□□□□□□,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3.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4.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王维《使至塞上》)
  5.在《泊秦淮》中,诗人面对满目的奢靡,有感于历史教训,用“□□□□□□□,□□□□□□□”两句诗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思和对统治阶级的强烈愤慨。
  6.诗可言志,诗可明理。这让我们联想到王安石《登飞来峰》诗中借登高所感展示远大的理想和抱负,言说生活道理的名句:□□□□□□□,□□□□□□□。
  7.悠游自在、自然随性是陶渊明所追求的人生境界。《饮酒》中“□□□□□,□□□□□”两句就写出了他田园生活的惬意,境与意相合,人与山相谐。
  8.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温家宝总理在两会答记者问时,以此诗明志,来表明自己为实现祖国繁荣富强而鞠躬尽瘁的决心。我国古代还有很多诗人也表达了这种为追求心中的理想虽死无悔的精神境界,请写出连续的两句,并标明作者或题目。
  句子:
  作者或题目: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9.本文作者是,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世人尊孔子为圣人,尊其为。(1分)
  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①如使人之所欲()②蹴尔而与之()
  ③所识穷乏者得我()④失其本心()
  11. “生”与“义”都是比较抽象的人生课题,孟子用鱼与熊掌的关系来引出,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2分)
  12. 根据你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请用自己的语言解读“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是心”的含义。(2分)
  13.文中作者提出,面对生死抉择时,绝不能违背“义”而苟活,要“舍生取义”。对于今天的我们而言,很多时候对于“义”的坚守并不需要以生命为代价,那么,请你结合实际谈谈在现代社会中应该怎样践行“舍生取义”的思想。(3分)
  (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5分)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於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於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
  14.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分)
  ①及父卒()②遂逃去()
  15.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伯夷和叔齐冒死直谏阻止武王伐纣的原因。(2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