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1620字。

  材料作文“改变自己的生存环境”优秀例文点评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一棵在深山里长了好多年的大树,被修剪了枝叶后移植到城市新建的公园里。人们围着它,议论着。一个说:“没有这次修剪,它不会被人赏识的。要被人赏识,就要改变自己的生存环境!”一个说:“修枝剪叶,伤根破皮,到这里还要重新扎根生叶,还要适应环境,一定是要付出代价的啊!”一个说“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何必要离开自己的故乡呢?……
  读了这段文字,你有何感悟?请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文体特征鲜明。②不得抄袭和套作。
  【解题指导】
  材料作文的审题技巧:什么人(或物)?做了什么事?为什么?
  材料作文的审题是最难的,因为材料作文的材料比较难于理解,不同的人,理解的角度不同,理解能力不同,理解就不同,虽然材料的写作角度不唯一,但是写作的角度总是有数的,不能随便去写,因此材料作文跑题的情况比较多,在多年的教学经验和个人努力的基础上,我整理了一套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贡献给大家:
  大家在审题的时候,注意抓住材料的主要事件,研究是什么人(或什么物)?做了什么事?为什么这样做?把这个“为什么”找到了,抓住了,这个“为什么”就是你写作的中心。以上面这片新材料作文为例,我们通过阅读材料,运用以上的审题技巧可以找到如下角度:一、从第一个人的说法可以得到这样一些观点
  1、什么人(物)?
  树。
  做了什么事?
  深山里的一棵大树,被移栽到城市新建公园里,受到人们的赏识。
  为什么?
  因为改变环境可以带来成功
  2、什么人(物)?
  树。
  做了什么事?
  深山里的一棵大树,被移栽到城市新建公园里,受到人们的赏识。
  为什么?
  改变环境可以改变生存状态
  利用这个方法,还可以得到如下写作角度:
  3、要灵活变通——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4、给自己一个舞台
  5、要会表现自己。
  6、酒香也怕巷子深。
  7、学会推销自己。
  二、从第二个人的说法可以得到如下观点:
  1、什么人(物)?
  树。
  做了什么事?
  离开原来的环境,付出了代价。
  为什么?
  改变环境需要付出代价
  2、什么人(物)?
  树。
  做了什么事?
  离开原来的环境,付出了代价。
  为什么?
  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
  利用这个方法还可以得到如下观点:
  3、生活中,总有些必要的丧失
  4、谈代价、谈付出等等
  三、从第三个人的说法可以得到如下观点:
  1、什么人(物)?
  树。
  做了什么事?
  不离开自己的家乡,是金子在哪里都能发光。
  为什么?
  适应环境,表现自己
  从第三个人的说法可以得到如下观点:
  2、坚守我心。
  3、修养自身,练好内功。
  4、给自己一个舞台。
  5、酒香不怕巷子深。
  四、综合立意:
  1、不同的人对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看法。
  2、横看成岭侧成峰。
  改变环境,成就梦想
  我们惊羡一朵花的美艳,然而当初它隐匿于路边,我们将不再发现;
  我们惊羡一匹骏马的矫健,然而当它驾上马车,我们将不再看见;
  我们惊羡一只雄鹰的威猛,然而当它站立枝头,我们将不再关注。
  改变环境,锻造自我,成就梦想。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