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9小题,约7240字。

  2010年毕节地区初中毕业生学业(升学)统一考试
  语文试题样卷
  卷 Ⅰ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2.答题时,卷I必须使用2B铅笔,卷Ⅱ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4.本题目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5.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39分)
  (一)选择题。(27分,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
  A.怅惘(wǎng) 干瘪(biǎn) 羼水(chān) 吹毛求疵(cī)
  B.荣膺(yīn)   斡旋(wò)  荫蔽(yīn)   浩瀚无垠(yín)
  C.倒坍(tān)   昳丽(yì)   仄歪(zè)   锐不可当(dǎng)
  D.蹒跚(pán)  吊唁(yàn)  归咎(jiù)   惟妙惟肖(xiào)
  2.下列语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己。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锁屑便往往触他之怒。
  B.有几个园中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副好画。
  C.拍雪人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
  D.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鱼船的苦水。
  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句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的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B.一丈青大娘折断了一颗茶碗口粗细的河柳,带着呼呼风声挥舞起来,把这几个纤夫扫下河去,就像正月十五煮元宵,纷纷落水。
  C.容易固然容易,但是这么“依样画葫芦”,终究缺乏画意,不过好玩罢了。
  D.陕西剪纸粗犷朴实,同江南一带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是半斤八两。
  4.下列语句中空缺处应填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青春的舞蹈就是宣告:       的青春是死水,我们不要;       的青春是萎靡,我们不要;       的青春是敌人,我们不要;       的青春是堕落,我们不要。
  A.停滞  单调  偏激  无梦    B.单调  无梦  偏激  停滞
  C.停滞  无梦  单调  偏激    D.单调  停滞  无梦  偏激
  5.下列没有歧义的句子是(      )
  A.我看见他高兴得跳起来。
  B.身体瘦弱的水生的祖父已经七十多岁了,但仍然要照料农田里的事。
  C.从这件平凡的小事中,我们可以看出鲁迅先生人格的伟大。
  D.刘璋从新疆带回一筐他最喜欢吃的葡萄。
  6.下列提取句子主干不正确的一组是(      )
  A.同学们认真地倾听介绍抗震救灾的英雄们的先进事迹的报告。(同学们倾听报告)
  B.一轮金黄的圆月挂在深蓝的天空中。(圆月挂在天空中)
  C.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我去)
  D.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孔乙己是人)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是(     )
  A.《醉翁亭记》以“醉”“乐”二字提挈全篇,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
  B.千古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达了诗人乐观豁达的胸襟和对朋友的真挚情谊。
  C.由于“柳”和“留”,“丝”与“思”谐音,古代有折柳相赠来表示对远行人留恋之情的风俗,所以离别诗中多出现柳树的身影,或烘托环境气氛,如“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或折柳表达思念之情,如“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D.《朝花夕拾》是一部散文集,共收十篇回忆性散文,其中被选入教材的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风筝》、《阿长与〈山海经〉》等。
  8.下列加点词的解释相同的一组是(     )
  A.十年春,齐师伐我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B.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C.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安能辨我是雄雌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