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星资源网
学科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政治
综合
会员
注册
登录
会员中心
如何汇款
在线充值
搜索
文章
备课
专题
精品
留言
2010高考作文写作指导:巧运规矩成方圆
分类:
语文
/
中学作文
/
各类作文指导
版本:
人教版
类型:
doc
大小:
281 KB
评级:
时间:
2010/4/22 9:38:30
下载:
本月:1 总计:38
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点此下载
约11670字。
2010高考作文写作指导:巧运规矩成方圆
【导语】
一位美丽的姑娘,如果穿上漂亮合体的衣服,她会显得更加的美丽。
写文章也是如此,一个好的立意,一组得体的材料,如果能选择一种好的表达形式加以表达,那就会锦上添花,更显完美无缺。
近几年来,高考作文题中虽然表明“文体不限”,但决不意味着可以不进行文体的训练,恰恰相反,正因为不限文体了,所以,我们更应该练好几种自己拿手的文体,以便在文体上推陈出新,展示自己的特色。同时,一旦我们选择一种文体之后,我们一定要按照这种文体的要求规范地进行写作,不能多种文体糅合,写成“四不象”的文章。
下面,我们将高考作文中用得较多的几种文体做一个简单介绍。
一. 绘人绘事绘真情 ―― 记叙文体
记叙文是以叙述、描写的表达方式为主的文章,叙述的基本特点是陈述过程,描写的基本特点是描绘形象。写记叙文时,要将时间、地点、人物和事物的起因、经过、结果等要素交代清楚。
二. 抒情表意道古今 ―― 散文文体
“形散而神不散”是散文文体的主要特点,“形散”主要是指材料内容可以广泛选材,“神不散”是指中心主旨都是一致的。
三. 引经据典明事理 ―― 议论文体
议论是对可观事物进行分析和评论,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的一种表达方式,它应该有明确的论点,充分的论据和完整清晰的论证过程。
四. 真情实意敞胸怀 ―― 书信日记体
这种文体是近年来高考作文中出现得比较多的一种文体,它以真诚、自由的口语笔调,便于直接抒情与直接描绘心理活动的特点受到了学生与老师的青睐。
五. 道尽其中曲折事 ―― 故事体
故事体具有情节曲折,可读性强的特点,尤其是将历史史料引入故事,更增加了文章的历史厚重感,所以,近几年来,高考作文中以“编故事”的形式写出来了的作文获高分的不少。
【范文明旨】
【范文一】 握住我的手
灯灭了,宿舍里一片寂静,静得可以听到室友们的呼吸声。
今天是一个不寻常的夜晚,因为明天我们将展开一场“不流血的战争”,寒窗苦读了十二年,也许只为了高考这一仗能一炮打响。今晚,我没有任何压力,我让自己的思绪驰骋在广阔的草原上,一只美丽的蝴蝶停在我的胸前,好漂亮……渐渐地我进入了甜蜜的梦乡。
突然床猛地震动了两下,随即传来室友的呕吐声。我一下子从睡梦中惊醒。只见她蜷缩在床头,呼吸急促,不停地颤抖,嘴里还不停地说:“怕,我怕……”
我飞快从上铺下来,给她倒了水,递过去一条湿毛巾。就在我递过去的瞬间,她一把抓住了我的手,话没来得及说,又拼命地吐了起来。茫然不知所措的我,只能轻轻地拍着她的背,安慰她:“不要紧张!每个人都要过这一关的,勇敢一点!”
“你,你不要走,陪我睡!我怕……”我愣住了。因为我很了解自己的癖性—— 一旦跟别人挤一张床肯定是睡不着的。明天是高考的日子。休息不好一定会影响发挥。怎么办……我的心怦怦直跳。夜真的很深了,我也真的困了。于是,我轻轻地拍了一下她的肩膀:“早点儿睡吧,一定能考好的。”就在我刚触到床铺时,她又吐了,这一次比以前更厉害了,借着走廊里微弱的灯光,我看到她煞白的脸上写满了恐惧与不安,她的呼吸更加急促了,眼里只有无助、失望却没有泪水。
我的心像被割了一道口子,很疼。我知道我不能再那么自私了。同窗三年,今天也许才算是患难见真情。我紧紧地握住了她的手,我要让她感受到有一股强大的动力在支撑她,有一颗炽热的心在温暖她。有生以来第一次,第一次感到自己是在给予别人生的希望和勇气。她蜷缩在我怀里,用她的双手紧紧地握着我。真的,那一刻,我真的感受到一股不可遏制的力量正从我的体内注入到她的心房。她的呼吸渐渐趋于平缓,不再抽搐了,也许她已经进入了梦乡……
这一夜我真的彻夜未眠。此刻坐在考场里也还有种昏昏欲睡的感觉。但我一定会振作精神,争取发挥最佳水平。同时,我也真诚
点此下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
“yxzyw2002”
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作文指导:与高考作文阅卷老师交朋友 通用
解读高考作文评分标准ppt 人教版
2010年高考作文最新素材——玉树大地震 通用
2010高考作文:73天我们该做什么ppt 人教版
高考作文素材 通用
高考作文复习用书信写出真情实感教学设计 粤教版
高考作文素材:上海部分高校“自招”不考语文的观照和思考 通用
高考作文指导运用倒叙手法写出事件的波澜ppt 苏教版
高考作文指导——理论分析,让议论文有据更有理 通用
高考作文素材:时事评论(2) 粤教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