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0张。中考对联专题复习,含配套教案,约2230字。
珠联璧合得佳联——中考语文对联复习公开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对联的特点,学会对对联的一些方法。
2.把握中考中有关对联的题目类型。
3.通过针对性的练习,提高解题能力。
二、教学设想
首先通过把握对联的基本特点,进而掌握对对联的一些方法,提高中考对联专题解题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学生读《笠翁对韵》,初步感受对联的特点。
请学生观看昆明大观楼第一长联,增加对对联的感性认识,再说一个小故事,解缙,明朝的大才子,早在少年时代,就才华横溢。十岁时的一年除夕,望着家门口的壮丽景色,触景生情,写下一幅对联:“日望赣江千里帆,夜观庐陵万盏灯”。谢缙家门口的邻居,是当朝的曹尚书,听说此事,赞叹中有怀疑,想考考谢缙,于是就在谢家大门口的河堤上,载了一片青竹林,挡住了夏家门前的景色,可是谢缙,灵机一动,写下了这样一幅对联:门对千竿竹,家藏万卷书。曹尚书,大吃一惊,于是人将竹子全部砍断,解缙在对联下各加一字,成:门对千竿竹短,家藏万卷书长。曹尚书一见,干脆将竹子连根挖掉,解缙又各加一字,为:门对千竿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
这个故事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谢缙的智慧,也让我们充分领略到了对联富于变化。
对联,就是对子。古来有之,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形式。
对联常常以最少的字句,最简练的形式,唤起人们的最浓郁的美感,给人以最丰富的启迪,使人玩味深思,受到教益。
(二)把握对联特征
对联可以极大地丰富我们语文的素养,同时也是中考的热点所在。为此,我们需要准确把握对联的特征,从而提高中考做对联题的针对性。
请大家根据老师给出的几个对联,看看有什么问题。
① 福如东海,寿比山。指出问题:上下联字数不相等,应该是寿比南山,福如东海。
明确对联的第一个特征——字数相等。
② 请选出“千里始足下”的下联。
A 高山微尘起
B 高山起微尘
明确是B .对联应该上下联词性相对。
可以借鉴杜甫《绝句》中的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明确对联的第二个特征——词性相同
③ 是否满足了字数相等、词性相同,对联就是佳对了呢?
请看上学期期末的一道对联题。上联是:荷香夏送一湖水请你写出下联。有同学写的是:柳雾春送十里堤请指出问题。
明确:上联、下联中都出现了相同的字“送”,应该成“柳雾春笼十里堤”
对联的第三个特征:上下联对应字避免重复。
④ 有同学跃跃欲试,信心满满开始对对联了。老师出了这样的上联:战士风格高,他很快写出了下联:九中风光美。
问题:上下内容不相关,没有内在的联系。
于是他进行了修改:改成了将军肚子大,内容有了关联。可是还是有问题
问题:上联下联语体风格不一致,上联褒扬战士的精神,而下联表明将军的肚子大,如何改?
明确:战士风格高将军肚量大
对联的第四个特征:上下联内容相关,语体风格须一致。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