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8小题,约12910字。

  绝密★启用前
  2010年福建省宁德四县市一中2010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语 文 试 题
  本试卷分五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命题地区 古田一中
  出卷人 高三备课组
  考试时间:2010-4-22   9:00-11:30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3.答题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在答题卡上填写所选题目的序号。
  5.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长太息以掩涕兮,              。            (屈原《离骚》)
  一肌一容,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杜牧《阿房宫赋》)
  (2)木直中绳,        ,其曲中规。              (《荀子•劝学》)
  ,吾未见其明也。                   (韩愈《师说》)
  (3)               ,凌万顷之茫然。             (苏轼《赤壁赋》)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靡有朝矣。    (《诗经•氓》)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王弘字休元,琅邪临沂人也。曾祖导,晋丞相,祖洽,中领军,父殉,司徒。弘少好学,以清悟知名。弱冠为会稽王道子骠骑主簿。殉颇好积聚,财物布在人间,及薨,弘悉燔券书,一不收责,其余旧业,悉委诸弟。时内外多难,在丧者皆不得终其哀,唯弘征召一无所就。桓玄克建业,收道子付廷尉,臣吏莫敢瞻送,弘时尚居丧,独道侧拜辞,攀车涕泣,论者称焉。
  宋国建,为尚书仆射掌选,领彭城太守。后迁"2r-州刺史,省赋简役,百姓安之。永初元年,以佐命功,封华容县公。三年入朝,进号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帝因宴集曰:“我布衣,始望不至此。”傅亮之徒并撰辞,欲盛称功德。弘率尔对日:“此所谓天命,求之不可得,推之不可去。”时称其简举。  
  弘博练政体,留心庶事,斟酌时宜,每存优允。及弟昙首亡,文帝嗟悼不已,见弘流涕款欷,弘敛容而已。既而彭城王义康言于帝曰:“昙首既为家宝,又为国器,弘情不称,何也?”帝日:“贤者意不可度。”其见体亮如此。
  弘既人望所宗,造次必存礼法。凡动止施为及书翰仪体,后人皆依放之,谓为王太保家法。虽历藩辅,而不营财利,薨亡之后,家无余业。自领选及当朝总录,将加荣爵于人者,每先呵责谴辱之,然后施行;若美相盼接语欣欢者,必无所谐。人问其故,答日:“王爵既加于人,又相抚劳,便成与主分功,此所谓奸以事君者也。若求者绝官叙之分,既无以为惠,又不微借颜色,即大成怨府,亦鄙薄所不任。”问者悦伏
  (选自《南史•王弘传》)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一不收责      责:责罚
  B.悉委诸弟      委:交付
  C.唯弘征召一无所就     就:就职
  D.收道子付廷尉     收:逮捕
  3.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王弘擅长政务的一组是(3分)  (    )
  ①省赋简役,百姓安之
  ②求之不可得,推之不可去
  ③斟酌时宜,每存优允
  ④造次必存礼法
  ⑤薨亡之后,家无余业
  ⑥将加荣爵于人者,每先呵责谴辱之,然后施行
  A.①②⑤     B.②③⑥     C.①③⑥     D.④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王弘的父亲王殉喜欢积聚财产,把许多钱财借贷给别人,父亲去世后,王弘把所有的债券全部烧毁,他也不营求财利,死后家中没有其他产业。
  B.面对宋武帝说的“我是布衣百姓,最初的愿望并不想登上帝位”,傅亮等人撰写诗文想要极力赞颂武帝的功德,而王弘的回答被认为简要而周全。
  C.王弘的弟弟王昙首去世,连宋文帝都痛惜不已,见到王弘后流涕献欷,王弘却没有悲伤的样子,彭城王便在文帝面前告他的状,但文帝原谅了他。
  D.王弘负责铨选,他对待给予封爵的人和不能得到官职的人态度截然不同,在他看来,对皇上要封爵的人如果自己再加以抚慰,那就是与君王争功劳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弘时尚居丧,独道侧拜辞,攀车涕泣,论者称焉。(3分)
  译文:                                                                     
  (2)昙首既为家宝,又为国器,弘情不称,何也?(3分)
  译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舟中见猎犬有感二首(其一)
  清•宋 琬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