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A 了解作者朱自清的基本情况,知道他的代表作品,欣赏其散文名篇。
B 体会本文的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表现力,能够说出文中景物的特点及所用的写作方法,感受文章独有的语言美。
C 领悟作者借月夜荷塘所抒发的情感,体会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2 能力目标:
A 使学生能够判断什么是通感,说出本文比喻的妙处何在。
B 让学生掌握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能与同类文章做简单的鉴赏对比。
3 德育目标:
带领学生充分感知朱自清先生当时心情的"不平静",从而更深刻的体会到,在"四 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知识分子的苦闷、彷徨的心境,进而更直观的了解历史。
教学建议
如何让学生更全面更细致的了解朱自清
本文是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篇课文,也就是学生进入高中后学习的第一篇课文,应该从这时起,就教会学生从文学的角度去了解作家作品,这样就有利于纠正初中时养成的以记忆为主的学习习惯了。
对于朱自清,可能在学生学习《背影》、《春》时就已经了解到,他的原名、籍贯、主要作品。那么在高中的课堂上再简单重复就没有多大的意义了。教师不妨多花些时间,给学生系统的介绍朱自清的生平与创作历程。这样,一来学生能够更深入的了解作者,体会其创作的动机和风格形成的原因。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他们可以从中认识到,任何文学现象或作品的产生,都是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与背景割裂去分析理解作品的做法是不科学的。
基于以上目的,教师可以作为主要陈述人,给同学们讲朱自清的故事,其间穿插着同学朗读朱自清著名作品的片断。也可以让一个同学主讲甚至扮演朱自清。还可以设立一些关于朱自清生活片断的小标题,让学生分小组去找资料。总之,灵活多变的方法的目的只有一个--指导学生学习,教会他们欣赏。
如何进行词语教学
本文生字较多,应该让学生在正式学习之前,就能通过预习,熟练掌握它们的读音和意思,这样使学生不至于在朗诵或理解课文时因生字而产生不必要的间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