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小题,约11300字。

  2010年梧州市高三毕业班第三次测试
  语 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本试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便溺(nì)       剽窃(piāo)     一沓纸(dá)     哗众取宠(huá)
  B.躯壳(qiào)     豆豉(chǐ)      撂挑子(liào)   上蹿下跳(cuān)
  C.刍议(chú)      咯血(kǎ)       捋袖子(luō)    拈花惹草(zhān)
  D.屏气(bǐnɡ)     纤巧(xiān)     上档次(dǎnɡ)   唯唯诺诺(wěi)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目前,给表演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添枝加叶的媚俗倾向很严重,如曲艺里乱加歌舞、乱加灯光布景等,这将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造成毁灭性的影响。
  B.感恩,是一种美德,“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一向被视为人际关系的重要准则;无论中外,忘恩负义,投桃报李,都是遭人唾骂的恶行恶德。
  C.领导干部要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做不断学习、善于学习的表率,只有这样,才能上行下效,引导党内和社会上形成崇尚学习的良好风气。
  D.我国传统休闲文化以春节、端午、中秋等节日文化为主线,亲朋欢聚,猜谜赏灯,吟诗作赋,弹琴作画、赏花玩鸟等等不一而足,这种尚“静”重“养”的休闲文化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伦理精神。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从旱灾的频繁出现,说明三十年来我们在水利设施维护和建设方面,吃完了前辈留下的老本,并出现了严重欠账。
  B.广州亚运会的火炬形象——“潮流”火炬,既折射出广州不同历史时期的独特定位——从“海上丝路”的起点到改革开放的弄潮儿,又寄托了人们对广东继续引领科学发展时代潮流、与亚洲人民共同推进和平与发展的事业的殷切期望。
  C.为纪念4月23日的“世界读书日”,推动广大民众加深对儿童读书活动的理解和关心以及提高青少年儿童读书的积极性,日本文部科学省联合多个机构组织 了“儿童读书活动推进论坛”活动。
  D.每列“和谐号”列车由8节车厢组成,只有实现每节车厢的流线造型,才能保证整个列车的优美流线,这在铝合金车体,特别是“子弹头”车头造型的生产上,就需要由多种定位装置来确定每块型材的基准位置,其中定位装置的精度最为至关重要。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寓意为“四海之宝”。它以汉字的“人”作为核心创意,                            这样才会让生活更加美好。
  ① 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           
  ② “人”字互相支撑的结构,
  ③ 又呼应了上海世博会会徽“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④ 也揭示了美好生活要靠你我共创的理念。
  ⑤ 既反映了中国文化的特色,
  ⑥ 只有全世界的“人”相互支撑,
  A.②⑤③①④⑥   B.②⑤④①③⑥   C.⑤③②④⑥①   D.⑤④②①③⑥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盐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调味品,对疗病也有某种辅助作用,农业上有卤水选种,渔业上用于腌制,工业上更是重要原料。而在中国古代,盐与礼仪文化还有密切的关系。
  中国最早发现的盐出在解州盐池(在今山西运城西南),早期当是池中卤水自然结晶而成,后期条件改变,需要引水种盐,然而有时还有自然结晶的情况。这种自然结晶的盐,含量高,颗粒大,称为解盐。天然形成的盐,还有一种出于岩穴之间的,叫岩盐。这种盐出自戎地凉州,又叫做戎盐。其中的上品,有甜味,又叫饴盐。天然形成的盐满足不了需要,于是人们学会了用含盐量较高的水来煮开蒸发以提取盐。这种盐,最常见的是海盐。在中国西南,则有井盐。这类盐,因为不成块状,所以也叫散盐。
  这些盐,在中国古代的等级社会中,是有不同的使用范围的。用于祭祀,以报神灵之恩,必须用形盐。对宾客供应什么盐,也要看对方的身份和场合。只有礼待大宾客(来朝觐天子的诸侯)的飨礼才用形盐,小宾客(诸侯的卿大夫受命聘问天子的)只能用散盐。平日以饮酒为主或以吃饭为主的宴食也只用散盐。至于天子、王后、世子食用的美味,就必须使用饴盐。
  那么,什么是形盐呢?郑司农说:“筑盐以为虎形,谓之形盐。”郑玄说:“形盐,盐之似虎者。”盐作虎形,象征威武。实际上,形盐的形成虎形,有天然和人工两种情况。解州盐池自然凝结的盐块,有很像兽状的。煮盐而自然凝结成兽形的,也时有所见。而盐池自然凝结而成的虎形盐,自然是祭祀的珍品。人工的如何筑成,文献中没有详细的记载。明代李之藻《頖宫礼乐疏》(卷三)“形盐”条下说“净白盐印作虎形”,则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