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250字。

  《赤壁赋》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文道军      地区: 郴州市    
  学校(通信地址):郴州市临武县一中            邮编 424300     电子邮件:wenyu055@163. 
  学 科  语文  教材名称  高中语文必修2  教材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 题  赤壁赋  年级  高一  学期  上期  学段  第2学段
  教
  学
  目
  标  1.了解赋的相关知识,积累文言实词虚词,能流畅地翻译并背诵全文。
  2.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培养对诗文的整体把握能力,能知人论世领悟文旨,理通思路,赏析表现手法。
  3. 理解作者被贬黄州时复杂的思想感情,了解儒释道其人生观的影响。
  4.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坎坷,笑对苦难的乐观主义精神。
  教
  学
  重
  点  1.归纳积累文言知识,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2.注重对文章语言的鉴赏,即揣摩意境,感悟情感,探讨理趣。通过抓关键字句加深对作者人生态度的认识
  3.与《念奴娇 赤壁怀古》比较讲解,。
  教
  学
  思
  路  1.     诵读全文,夯实基础,整体把握文意,理清作者情感发展脉络。重点诵读一、二段,体会景、事、情交融的艺术境界。
  2.     重点诵读主客问答部分,深思其中蕴含的情感与哲理。与《念奴娇 赤壁怀古》比较讲解,走进作者被贬黄州后的内心世界。
  主要
  教学
  方法  以诵读为主线,在读中把握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情感;在老师讲解引导下展开讨论,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用比较法来探究作者当时的复杂思想。
  教
  学
  资
  源  朗诵磁带     余秋雨《苏东坡突围》 
  设计讨论话题:1)课前演讲题目:面对厄运
  2)我心中的苏东坡
  教学过程预设(分课时写)
  课时  环节  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的呈现)  学生活动
  (学习活动的设计)  设计意图
  第
  一
  课
  时
  一、课前演讲  课前布置好演讲话题:面对厄运                                                   一学生上讲台上演讲,其余在下倾听,并叫一学生对演讲者进行评价  培养学生表达与倾听能力
  二、导入课文  由对学生演讲的评价导入课文。
  面对厄运,有人奋起,在绝望中寻找希望,并且赢得了最后的成功,如司马迁、贝多芬;有人消沉,一蹶不振,在堕落中迷失了自我。那么苏轼在面对厄运时又是怎么的态度呢?
  下面请大家谈谈自己对苏轼的了解。  
  谈对苏轼的了解  
  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
  三、补充内容、解题
  1.赤壁的有关话题:三国时的赤壁和黄州的赤壁
  2.乌台诗案概略(余秋雨《苏东坡突围》)
  3.赋的常识介绍,本文的重要地位。
  赋的特点的演变:骚赋—大赋—小赋—骈赋—律赋—文赋    了解写作背景,提高学习兴趣,积累相关文化常识。
  四.听读课文,把握文意及作者情感  1.积累字词
  壬rén戌xū  属zhǔ客  窈yǎo窕tiǎo  冯píng虚御风  桂棹zhào  倚歌而和hè  愀qiǎo然  舳zhú舻lú  山川相缪liáo  酾shī酒 横槊shuò  渔樵qiáo
  江渚zhǔ  匏páo樽  蜉fú蝣
  2.思考作者感情有何变化?
  明确:乐----悲----喜
  1.听课文朗诵,要求听准字音,听出节奏2.自读课文,完成字词积累联系。
  3. 思考作者感情有何变化?  识记字词,强化积累,培养对文意的整体理解把握能力
  五.学习第一段  提出问题,组织讨论,明确答案:
  明确:1.可分三层:
  ①点明时间、人物。地点。 ②月出之前的情况。③月出之后的情况。
  2.秋江月夜图
  清风  水波   白露  水光
  月初东山  徘徊斗牛
  感受:遗世独立  羽化登仙(心旷神怡)
  本段展示了一种与友人相聚、泛舟江上。畅饮美酒、咏诗确文、迎风赏月的舒畅飘逸,超然物外的境界。本段的感情色彩以喜悦为主。
  3.     为此美景、美事而乐。
  4.     品味语言之美。以景抒情,融情入景,情景俱佳。
  朗读课文思考:
  1.写了什么内容?有几个层次?
  2.本段展示了怎样的景色?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3.体会景、事、情交融的艺术境界。体会景、事、情交融的艺术境界。
  4.对我们的写作有何借鉴作用?  分析文章内容,培养想象力及口头作文能力;从课文中学习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