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130字。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
  高中新课程观摩课
  授课人:刘国奇
  授课班级:高一(2)班
  授课时间:星期二第三节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使学生理解新闻写作中将新闻事实与新闻背景、客观叙述与主观评价有机结合的独特风格。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搜集奥斯维辛的相关资料;
  2.学生自己生成问题并学会分析解决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使学生领会作者在平静的叙述中所蕴含着的对纳粹的强烈愤怒;
  2.使学生能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
  二、教学重点
  1. 品味作品中的细节描写。
  2. 联系新闻的时代背景,体会作者鲜明的情感态度,感悟作者强烈的使命感。
  三、难点
  体会作者鲜明的情感态度
  四、教学方法
  教师引导点拨,学生讨论(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五、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 课前准备
  什么是新闻?
  新闻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新闻专指“消息”,指对国内外新近发生的具有一定社会价值的人和事实的简要而迅速的报道。新闻种类较多,有动态消息、评论消息、社会新闻、文教新闻、国际新闻等。
  广义的新闻指及时报道新近发生的重要事件或生活现象的各种文章,包括消息、通讯,和兼有新闻、文学双重特征的报告文学。
  二、导入
  学生阅读印发的两则材料后谈感受。
  刚才两则材料给我们带来巨大的震撼,现在,让我们跟随美国记者罗森塔尔沉重的步伐走进布热金卡,用我们富有良知的心灵去碰触那段不忍血腥的历史,看看这篇文章是否也能给我们带来相同的感受。(板书课题)
  (插入写作背景)这篇新闻是美国记者罗森塔尔二战后访问奥斯维辛集中营博物馆之后采写的,发表之后,各大报纸争相转载,并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了新闻史上的佳作。
  三、 整体感知:
  1、解析文题:奥斯维辛为什么没有新闻?奥斯维辛有什么?
  明确:①、有的只是毒气室,焚尸室,女监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
  ②、参观者参观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经过与感受
  2、既然无新闻事实可写,为什么还要写这篇新闻呢?作者的意图是什么?
  记者的使命,使得作者不得不写下该文。作者参观后觉得不应该让奥斯维辛曾经发生过的惨案成为旧闻。《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可引起世人的警戒。通过文章,作者希望我们牢记灾难,铭记历史。因为忘记苦难就是新的苦难的开始。
  3、为什么这篇题为“没有什么新闻”的新闻获得美国“普利策新闻奖”?
  “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守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并及时发出警报。”----普利策
  罗森塔尔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做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写,传达出每一个良知者的共同心声。
  4、教师总结: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