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题,约9040字。  昆明三中2010届高三第七次月考
  语文试卷
  本试卷满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光纤 xiān 椎心泣血chuí 泥淖nào风声鹤唳lì
  B、缧绁léi 呼天抢地qiǎng 谄媚chǎn 宁缺毋滥wù
  C、睥睨bì 强颜欢笑qiǎng 啜泣chuò 相形见绌chù
  D、稗官bài 未雨绸缪móu 桎梏kù 风流倜傥tǎng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熟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在水球运动中,常常为了争夺一个球,几个运动员一齐钻进水中,于是,好几双胳膊在水里纠缠得不亦乐乎。
  B、在学习、工作中,人总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碰到问题多向别人请教,这样才会有进步,俗话说得好,众人拾柴火焰高。
  C、传统的家长会、上门家访,能被“电话家访”“网上家访”取代吗?中小学教师、家长和专家对此莫衷一是。
  D、走私贩毒就像一个充满魔力的“黑洞”,陈家兄弟却深陷其中,义无反顾,最终受到了法律的严厉制裁。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乘坐城际快车去天津,速度真了不得,刚过20分钟,就         天津了。
  ②这次因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风暴,         不对世界经济产生影响。
  ③有关材料显示,“神七”的研制成功,带动了许多高科技产品的         。
  A、临近    难免    面世        B、临近    不免    面市
  C、邻近    不免    面世        D、邻近    难免    面市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健康的主流文化能不能真正占领手机文化市场,能不能真正对公众产生影响,关键在于具有文化创新的思维,紧密结合新技术的特点展开文化创新。
  B、近日,国家发改委和住建部联合发文,要求各地在推进水价改革过程中严格履行水价调整程序,充分考虑社会承受能力,尤其要做好低收入家庭的保障工作。
  C、新时期党风廉政建设的实践充分证明,我们党对反腐败斗争的认识和态度是十分坚定的,党风廉政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D、有着20多年历史的国佳集团和兴华公司,不仅拥有强大的国际资金支持,而且拥有规避经济风险的成熟加盟模式。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翰林院与翰林
  翰林院自出现便与科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发轫于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是教育制度和选举制度相结合的产物。此制尽管有其种种欠缺与不足,而在当时社会条件下,却不失为一项较为公正的选材制度。科举制度给无数栖身社会下层的民间士子带来了出头的希望,为其扶摇直上提供了可靠的阶梯。历代王朝统治者则借此网罗到大批知识精英,既提高了统治效能,巩固了统治,也消弭了民间可能孕育的躁动与不满,在延长王朝寿命、缓解统治危机等方面发挥过重要作用。
  科举制的发展过程中,翰林院逐渐成为文化层次最高的官僚机构。自唐代创翰林学士草诏并应奉文字之责后,靠科举而晋升者的比例逐渐增加。宋代,科举制度与翰林院制度接轨。至明代,翰林院成为外朝官署,并规定一甲进士三人直接入翰林之制,状元授修撰(从六品),榜眼、探花授编修(正七品);还创立庶吉士制度。所谓庶吉士,就是在新科进士中再行选拔,以《尚书•立政》篇中所云“庶常吉士”之简称名之,在院学习三年后再试,合格者留院,称留馆,余者外委为他官。但因曾就学于翰林院,世人对不能留馆之庶吉士也以翰林称之。自此,“非进士不入翰林”。而自明太祖废丞相之后,成祖设内阁,置大学士,与丞相相类。大学士均出自翰林,“非翰林不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