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题,约10380字。 高二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
时量:120分钟 分值:150分
一、语言基础知识(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
A.花钿(diàn) 修葺(jí) 捣衣砧(zhēn) 巉(chán)然
B.潦(lǎo)缩 碣石(jié) 庑(wǔ)门 羁旅(jī)
C.江皋(gāo) 欢谑(xiè) 聒噪 (gán) 水澹澹(dàn)
D.踯躅(zhízhú) 眇眇(miǎo) 马嵬(wéi) 涕(dì)泗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西溪自古就是隐逸之地,被文人视为人间静土、世外桃园。秋雪庵、泊庵、梅竹山庄、西溪草堂在历史上都曾是众多文人雅士开创的别业,他们在西溪留下了大批诗文辞章。
B、歌声不仅仅代表了音律的变迁,更多的是对那些岁月、那些闪耀着理想光辉的年代的留恋与思索。于是,浮躁的渴望回归,遥远的成为永远,30年来的歌曲形形色色,那一份朴实和简单的快乐却还在心里。
C、春晚起用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舞美总设计和灯光总设计,舞台引进先进的视频灯光设备,奥运会开幕式中的卷轴,将变身为春晚舞台的视觉景观。此外,直播中还将起用无人跟拍和蜘蛛眼摄像机,全面捕捉现场的精彩。
D、生活里最美好的东西,从来不是有形的东西,财富的意义也并不只于金钱。在这个高速发展的年代,每个人都需要停下心来想想了。显然,对美好生活而言,速度不是第一位的。一切正如甘地所说,“如果方向错了,速度快又有什么用呢?”
3.下列各句中加横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一年前,歌星臧天朔带头签署了《演艺人社会责任自律宣言》,但墨迹未干,他却因“涉恶”嫌疑被警方带走,前后判若云泥,真是不可思议。
B.地质勘探队员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但他们对此不以为然,而是一心扑在工作上,为国家寻找丰富的矿藏。
C.北京的寒冬,似乎都是突然降临,刚刚还风和日暖,刹那间寒风狼奔豕突而来,如果再伴随雨雪,气温一下子会下降十几度。
D.《谍影重重3》所创造的完美境界,彻底颠覆了传统的间谍电影,不少影迷对伯恩顶礼膜拜,认为伯恩的表演比邦德更胜一筹。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作为语文老师,我时常挑选一些精品文章与我的学生共同分享、学习,以便更好地进步。
B.为了对丝绸之路这一人类文明史上东西文明交互影响的血脉进行有效的保护和研究,中央台及时启动了《敦煌》一片的拍摄计划。
C.“十五”以来,我省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节约与开发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全省建设节约型社会工作初见成效。
D.《哈利•波特》中文版一经出版,便深受广大中学生读者所欢迎,在短短的九个月时间里,该书便重印了九次。
5.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1)而在诗,离开了猜想的空间却可能意味着贫乏。当然 。
(2)在那间僻静的小屋的墙上,慢慢地贴满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地图和图表。他教孩子们读书写字做算术 。
①猜想应当与真正的晦涩加以区别。猜想不是因费解引起,而是由于诗本身有太多的郁积,从而需要欣赏者以自己的经验和思考来加以补充和阐发。
②猜想不是因费解引起,而是由于诗本身有太多的郁积,从而需要欣赏者以自己的经验和思考加以补充阐发。猜想应当与真正的晦涩加以区别。
③不但讲述了自己通晓的事物,而且还超越了自己想像力的界限,给他们讲世界上的奇迹。
④给他们讲世界上的奇迹,不但讲述了自己通晓的事物,而且还超越了自己想像力的界限。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二.社科类文章(12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6-9题
我们知道,欧洲在17世纪就诞生了现代科学,这种科学已被证明是形成近代世界秩序的基本因素之一。然而,西方科学进步不是单纯的技术进步,而是体现在科学内在的质的进化,即科学合理性上。自古希腊以来,西方为自然立法的精神——表现为数学化、逻辑化和理论化——已孕育了近代科学理性的“质”。经过中世纪尤其是文艺复兴的催化,这种从宗教神权的阴影下解脱出来的近代科学精神便实现了现代转化。可以说,推动西方三次科技浪潮的,是其内在的科学精神。相比之下,我国的历史与现实状况颇值得深思。从第一至第十五世纪,我国的科学技术远远走在西方前面,其中还有我们引以为自豪的四大发明,但是,步入16世纪之后,我们却落伍了。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博士对此曾提出疑问:中国的科学为什么会长期停留在经验阶段并且只有原始型的或中古型的理论?中国文明没有能够在亚洲产生出与欧洲相似的现代科学,其阻碍因素又是什么?从中西不同的科学和文化背景角度进行比较,人们得出的结论是:中国严重缺乏“科学精神”。
其实,早在20世纪20年代初,梁启超先生就已意识到国人对“科学”存在失之偏颇的理解。他指出:“那些绝对的鄙厌科学的人且不必责备,就是相对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