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星资源网
学科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政治
综合
会员
注册
登录
会员中心
如何汇款
在线充值
搜索
文章
备课
专题
精品
留言
河南省2010年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语文试题
分类:
语文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版本:
人教版
类型:
doc
大小:
54 KB
评级:
时间:
2010/5/9 16:37:30
下载:
本月:1 总计:30
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点此下载
共21题,约8280字。
河南省2010年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试题
语文试题
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黢黑(qū) 稂莠( liáng) 一场雨(cháng) 闷闷不乐(mèn)
B. 霰弹(xiàn) 远岫(xiù) 准噶尔(gá) 否极泰来(pǐ)
C. 感喟(kuì) 落色(luò) 扎小辫(zhā) 甘之如饴(yí)
D.诡谲(jué) 忖度(dù) 拗口令(ào) 一蹴而就(cù)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书记的讲话单刀直入、一语破的:少了言不及义,多了一针见血;少了空话套话,多了条分缕析。听完之后,我的感慨颇多。
B.新官上任三把火,足协新任掌门人韦迪下车伊始就在中国足协推行自首行动,充分显示其打黑扫赌,净化足球环境的坚定决心。
C.对于“金像奖风波”当事人桑玉柱的解释,网上的跟帖可谓是铺天盖地,络绎不绝。
D.召回本来是一件正常的企业行为,但众口铄金,无论什么原因,只要是产品召回了,企业就一定会被这样那样的负面评价淹没。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4月13日上午,国务院华晋焦煤公司王家岭矿“3.28”特别重大透水事故调查组成立,国家安监总局局长骆琳担任组长,下设技术、管理、综合3个小组。
B。特区政府发言人表示,赈灾基金咨询委员会将要求接受援助的赈灾机构,在完成西南旱灾赈灾计划后向委员会成交报告及审核账目,确保拨款用于指定用途。
C.为方便联络,世博会期间,组织者将在园区内专门设立“礼宾部现场办公室”,并成立数个专门的工作小组,负责每一个参展方的馆日活动的组织协调。
D.针对去冬今春因持续低温天气导致北方地区冬小麦生长量不足,农业部提出要“早抓早管、促弱转壮”,春节后就及早下发了小麦、油菜春季田间管理意见。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 , 。 , , 。
① 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完善和发展
②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全过程
③ 才能最终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④ 只有通过各冲矛盾的不断解决
⑤ 强调和谐并不意味着否认矛盾和斗争
⑥ 需要我们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
A.⑤④③①②⑥ B.⑤②⑥④①③ C.②⑤④③①⑥ D.②⑤⑥④③①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7题
两千多年以来,学者们大都囿于伦理的角度来理解、解释“仁”,把“仁”的思想作为儒家的伦理学说。如,近代以来的学者中,冯友兰认为“《论语》中言仁处甚多,总而言之,仁者,即人之性情之真的及合礼的流露,而即本同情心以推己及人者也”,徐复观认为“仁只是一个人自觉的精神状态……一方面是对自己人格的建立及知识的追求,发出无限的要求,另一方面是对他人毫无条件地感到有应尽的无限的责任”,李泽厚从血缘、心理、人道、人格四个方面来理解“仁”,认为“仁”是以实践理性为特征的思维模式。这种从伦理的角度来解释“仁”的做法受了宋明儒学很大的影响,而宋明儒学只是继承了先秦儒学内省和个人体悟的一面,对于先秦儒学外王的一面则忽视了,正因如此,宋明儒学对“仁”的解释有不可避免的片面性。
和宋明儒学家所处的大一统时代不一样,孔子所处之时代是我国历史上政治社会经济大变动的时代,其时代学术上的特点是“处士横议”,章学斋认为是“诸子思以其学易天下”“其持之有故而言之成理者,故将推衍其学术,而传之其徒焉。”]纵观孔子的一生,他的政治抱负就是要革除当时“礼崩乐坏”的社会现状,恢复“文武周公之道”,孔子的核心思想“仁”便是出于这种诉求提出的,虽然“仁”有“克己”的伦理意义,但“克己”的目的是“复礼”,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所以,“仁”除了伦理的含义外还有深层的政治含义,而这种政治含义才是“仁”思想的核心。
该从何处着手推衍孔子“仁”思想的政治含义呢?朱熹的做法有启示意义。《论语•颜渊》载“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朱熹对这段话的解释是“仁者,本心之全德。克,胜也。己,谓身之私欲也。复,反也。礼者,天理之节文也。为仁者,所以全其心之德也。盖心之全德,莫非天理,而亦不能不坏于人欲。故为仁者,必有以胜私欲而复于礼,则事皆天理。”朱熹将“己”解释为“人欲”,将“礼”解释为“天理”,从而把“克己复礼”解释“存天理、灭人欲”,从这出发,朱熹发展出了新儒家里的理学派。朱熹对“仁”的
点此下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
“yxzyw2002”
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河南省郑州四中09-10学年下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人教课..
河南省河大附中2009-2010学年下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题 人教课标..
河南省郑州市2010年中考九年级语文第二次质量预测模拟试题 人教版..
河南省郑州外国语学校09-1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人教..
河南省平顶山市201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河大版
河南省郑州四中2009-2010学年上期高二年级第二次调考语文试卷 人..
河南省郑州外国语学校09-10学年下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题 人教课..
河南省洛阳四十五中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测试试题..
河南省洛阳四十五中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测试试题..
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河南省洛阳四十五中第一次模拟试卷九年级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