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小题,约7190字。
峨眉山市初2010届“二调”考试
语 文 2010年4月
【说明】全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第Ⅰ卷1-2页,第Ⅱ卷3-8页。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第Ⅱ卷和答题卡按规定装袋上交。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考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本试卷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语文基础知识 (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洗濯(zhuó) 恻隐(zè) 愧怍(zuò) 嗥鸣(háo)
B.抽搐(chù) 扶掖(yè) 绥靖(suí) 清冽(lìe)
ì) 鄙夷(bǐ) 怅然(zhànɡ) 骸骨(hái)
D.爵士(jué) 滞笨(zhì) 怂恿(sǒnɡ) 炽痛(chì)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升腾 凋零 器宇不凡 认劳认怨
B.犀利 沧茫 美不胜收 拖泥带水
C.戈壁 譬喻 相互相成 悠游自在
D.籍贯 招徕 一视同仁 无可置疑
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①他所改正的讲义,我曾经订成三厚本,收藏着的,将作为永久的 。
②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度过了少年时代,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在着广漠的人海里
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 。
③他们有的坐火车旅行漫长的路程,有的从图拉驾车赶来,在客厅里正襟危坐地等待这位
大师的 。
④这种穿透心灵的 仅仅持续了一秒钟,接着便刀剑入鞘,代之以柔和的目光与和蔼的笑容。
A.纪念 管束 接见 审视 B.怀念 约束 会见 审察
C.留念 管治 接待 注视 D.记念 束缚 召见 对视
4.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即使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面对那些适应能力和繁殖能力极强的动植物,人们
仍将束手就擒。
B.想想看,如果一个“充耳不闻”的人,对外界的一切已经无动于衷,必然也是一个“视
而不见”的人了。
C.我也不敢像舞蹈家一般,内行地赞美她们的一举手一投足,是怎样地本色当行。
D.“历尽千辛万苦,无尽的痛苦烦恼,风餐露宿——这一切究竟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这个梦想,可现在这些梦想全完了。”——斯科特在他的日记中这样写道。
5.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建安七子”指的是西汉建安时期的七位诗人,其中包括曹操父子三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是曹操作品中的句子。
B.“唐宋八大家”是指唐朝和宋朝里面的八位文学家,其中包括“三苏”。“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是苏轼作品中的句子。
C.《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的一本散文集,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文字。《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风筝》《藤野先生》等文章选自其中。
D.《水浒》是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通过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作者是元末明初时期的施耐庵。
二、文言文阅读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8题。
欧阳修四岁而孤,母郑,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修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在前,触发之不顾。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方贬夷陵时,无以自遣,因取旧案反复观之,见其枉直乖错不可胜数,于是仰天叹曰:“以荒远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