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9620字。  秦安一中2009-2010年度第二学期高二期中检测
  语 文 试 题
  命题: 张多永   刘国清   王显杰    审题:成其昌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
  150分。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选项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选项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只上交答题卡。
  第Ⅰ卷   选择题(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各组词语中黑体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
  A.孝悌(tì)之义     取譬(pì)设喻        放辟(pì)邪侈        莅临寒舍(wèi)
  B.羽旄(máo)之美     彼恶(wù)知之       溘(hè)然长逝       清风夜唳(lì)
  C.饿殍(piǎo)遍野     猝(cù)不及防        锱(zī)铢必较       飞湍(tuān)瀑流
  D.扪(mén)心自问     蓬(péng)门荜户     霜雪初霁(jì)        庖(bāo)丁解牛
  2.下列各组选项中,错别字最多的一组是                                (     )
  A.声名雀起           援木求鱼            专心致志            老羞成怒
  B.明查秋毫           过尤不及            直冲云霄            惟命是从
  C.有恃无恐           消声匿迹            迄今为止            杳无人迹
  D.草管人命           曲意逢迎            真知灼见            披星带月
  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
  (1)说到过去被骗子拐卖的      经历,面对亲人,这位姑娘止不住      落泪。
  (2)招聘会上,大多数毕业生表示,相对于薪酬而言,他们更加______的是自己日后的发
  展空间;而那些有发展潜力的毕业生往往被用人单位先_______ 。
  A. 辛酸  心酸    看中  看重                 B.心酸  辛酸    看重  看中
  C. 辛酸  心酸    看重  看中                 D.心酸  辛酸    看中  看重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不能与括号内的词语互换的一项                   (     )
  A.分析人士认为,持续恶化的伊拉克安全局势和维持驻军的高昂成本逼走了许多铁杆盟
  友,驻伊联军阵营已经开始分崩离析(墙倒众人推)。
  B. 青年人理想高远本是一件好事,但有些人今天听了一首歌,就想当一个歌唱家,明天
  听了一场报告,就想当科学家,这山望着那山高,是难以成就一番事业的(见异思迁)。
  C.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之演讲》中说:“有一种志气,是大家公共的志,众人都向此做去,
  便容易成功,所谓众志成城”(众人拾柴火焰高)。
  D.针对日本岛根县议会制定的“竹岛日”条例案,为了以眼还眼, 以牙还牙地报复日本,
  位于韩国南部庆尚南道的马山市议会18日通过了一项“对马岛日”条例案(针锋相对)。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  “旦”的名目很繁多:正旦,花旦,老旦,外旦,贴旦……其中正旦为女主角。
  B. 这位中国最大的民族资本家,荣氏家庭的成员,现在已经不再代表荣氏家庭,而是作
  为国家重要经济机构的负责人出现在国际经济舞台上。
  C. 一个民族面临危急关头,什么人才能担当拯救民族危亡的命运呢?
  D. 阿Q的革命思想主要是解决自己分得财物、讨个老婆等衣食所需以及发泄在心里的复
  仇之气,表现了阿Q自私、狭隘、落后的性格特点。
  6.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巴尔扎克和卡夫卡都是著名的小说家,前者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巨匠,后者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B. 记录孟子言行的儒家著作《孟子》,常于从容谈论之间引喻取比,意思精到,如用“缘木求鱼”比喻以霸道求统一天下的徒劳无功,生动形象,妙趣横生。
  C. 小说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其特点有三:一是以艺术概括的方法塑造人物形象;二是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三是对环境作具体的描写。
  D. 鲁迅的《阿Q正传》收在短篇小说集《彷徨》中,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小说,作品对国民性弱点的揭示,至今仍然振聋发聩。
  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7—9题。
  “风”“雅”以后有李杜
  苏渊雷
  李白和杜甫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他们继承了诗三百篇以来美刺①比兴的形式,楚骚一派芬芳悱恻的风格,汉魏乐府抑扬顿挫的章法,以及六朝民歌清新婉丽的语调,而加以变化运用,又继承又创新,写出了许多完整美好的诗篇,不但丰富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宝库,而且也树立起一块古典诗歌发展史上的里程碑:“风”“雅”以后有李杜。“风”偏于反映民情,是抒情的;“雅”偏于批评时政,是讽喻的。换一句话说,风大体是一种民歌,其中浪漫主义写作方法多一些;雅大体是一种叙事诗,其中现实主义写作方法多一些。因此,外国文学史上的理论(指“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搬到中国来,虽然也可以适用,但总觉得没有“风”“雅”两个字来得集中概括。而“骚”则兼有“风”“雅”之长,也就是兼有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之长。李杜作品同是从“风”“雅”“离骚”变化出来,但李偏于“风骚”,而杜则偏于“骚雅”。李杜风格形成流派之后,即取“风”“雅”二字而代之。从此,诗人由于性格和学识关系,不免有所偏向。其间唯号称“大家”的,得体兼风雅,追攀李杜,蔚为一代的“新声”。换句话说,就是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互相结合,相得益彰。就此点论,则“风雅”——李杜这条线,始终贯穿于两千余年古典诗歌的发展史中而未尝间断。
  “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几乎同时出现在当时的诗坛,恰恰是那个充实而光辉时代的两面鲜艳无比的旗帜。他们有时用一种清新刚健的调子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