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题,约16930字。  2010年揭阳市高考模拟考精选题
  语文(三)
  揭阳市教育局教研室中语科编
  文言文阅读
  (一)
  郑绍叔字仲明,荥阳开封人也。梁武帝临司州,命为中兵参军,领长流。帝罢州还都,谢遣宾客,绍叔独固请愿留。帝曰:“卿才幸自有用,我今未能相益,宜更思它涂。”固不许。于是乃还寿阳。刺史萧遥昌苦要引,绍叔终不受命。遥昌将囚之,乡人救解得免。及帝为雍州,绍叔间道西归,补甯蛮长史、扶风太守。
  东昏①既害朝宰,颇疑于帝。绍叔兄植为东昏直后②,东昏遣至雍州,托候绍叔,潜使为刺客。绍叔知之,密白帝。及植至,帝于绍叔处置酒宴之,戏植曰:“朝廷遣卿见图,今日闲宴,是见取良会也。”宾主大笑。令植登城隍,周观府署,士卒器械,舟舻戎马,莫不富实。植退谓绍叔曰:“雍州实力,未易图也。”绍叔曰:“兄还具为天子言之,兄若取雍州,绍叔请以此众一战。”送兄于南岘,相持恸哭而别。
  初起兵,绍叔为冠军将军,从东下。江州平,留绍叔监州事,曰:“昔萧何镇关中汉祖得成山东之业寇恂守河内光武建河北之基今之九江昔之河内我故留卿以为羽翼前途不捷我当其咎粮运不继卿任其责。”绍叔流涕拜辞,于是督江、湘粮运无阙乏。
  绍叔少孤贫,事母及祖母以孝闻,奉兄恭谨。乃居显要,粮赐所得及四方遗饷,悉归之兄室。忠于事上,所闻纤豪无隐。每为帝言事,善则曰:“臣愚不及,此皆圣主之策。”不善,则曰:“臣智虑浅短,以为其事当如是,殆以此误朝廷也。臣之罪深矣。”帝甚亲信之。母忧去职。绍叔有至性,帝常使人节其哭。
  征为左卫将军,至家疾笃。卒于府舍。帝将临其殡,绍叔宅巷陋,不容舆驾,乃止。绍叔卒后,帝尝潸然谓朝臣曰:“郑绍叔立志忠烈,善必称君,过则归己,当今殆无其比。”其见赏惜如此。
  (选自《梁书》P201)
  [注释] ①东昏侯:南朝齐最后一任的皇帝,后为梁武帝所杀。 ②直后:待卫人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谢遣宾客             辞退       B.刺史萧遥昌苦要引     要挟
  C.托候绍叔             等候       D.悉归之兄室           归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颇疑于帝                  帝于绍叔处置酒宴之
  B.以为其事当如是            帝将临其殡
  C.荥阳开封人也              雍州实力,未易图也
  D.绍叔请以此众一战          事母及祖母以孝闻           
  3.下列选项中,全部表明郑绍叔“立志忠烈”的一组是(3分)
  ①绍叔独固请愿留               ②初起兵,绍叔为冠军将军
  ③所闻纤豪无隐                 ④绍叔请以此众一战
  ⑤臣愚不及,此皆圣主之策       ⑥其见赏惜如此
  A.①④⑥       B.②③⑤       C.①③⑤     D.②④⑥
  4.根据文意,下列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郑绍叔对梁武帝十分忠心,他拒不接受刺史萧遥昌的任命,被萧遥昌关在牢里,幸好得到同乡搭救才幸免于难。
  B.郑绍叔预先知晓亲叔兄郑植行剌梁武帝的阴谋,便让他亲眼看到雍州的强大实力,使他打消了行剌的念头。
  C.郑绍叔对母亲、祖母非常孝顺,对兄长则恭谨有礼。梁武帝怕他为母亲去世悲伤过度,常常派人劝他节哀。
  D.梁武帝失势时曾谢绝郑绍叔的追随,后来则对郑绍叔委以重任。郑绍叔死时,梁武帝亲自到他家中吊唁。
  5.断句与翻译。
  (1)用“”给下列文段断句。(4分)
  昔萧何镇关中汉祖得成山东之业寇恂守河内光武建河北之基今之九江昔之河内我故留卿以为羽翼前途不捷我当其咎粮运不继卿任其责。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卿才幸自有用,我今未能相益,宜更思它涂。
  ②朝廷遣卿见图,今日闲宴,是见取良会也。
  参考答案
  (一)
  1.A(B、邀请;C、探望;D、馈赠)
  2.D(A、对在;B、这他的;C、表判断表陈述;)
  3.C(②是说郑绍叔受皇帝重用;⑥是说郑绍叔被皇帝赏识)
  4.C(A、并未被关在牢里;B、让郑植看城防的是梁武帝,其目的是让郑转告东昏候;D、因为巷子窄小,皇帝的车驾无法到其家中)
  5.断句与翻译。
  (1)昔萧何镇关中汉祖得成山东之业寇恂守河内光武建河北之基今之九江昔之河内我故留卿以为羽翼前途不捷我当其咎粮运不继卿任其责。
  (2)①你的才华自然会受到重用,但是我现在不能提携你,你应当另谋其他的出路。[“幸自”译为“原本,本来”也可,“相益”也可译为“对你有所补益(帮 助)”;“涂”通“途”。]
  ②朝廷派阁下来打我的主意,今日便宴,正是你取我性命的好机会啊。
  [“见”译为“我”,“良会”译为“好机会”。]
  参考译文:
  郑绍叔字仲明,是荥阳开封人。梁武帝到司州后,任命他为中兵参军,领长流,由此他更加依附于高祖。高祖被免去司州之职,准备回到京城,便辞退遣散宾客僚属,只有绍叔坚持要求留下。高祖对他说:“你的才干自然会受到重用,但是我现在不能对你提携,你应当另谋出路”。绍叔说:“臣已委身于君,决无二心。”高祖还是坚持不留下他,之后他只好回到寿阳。剌史萧遥昌极力邀请想任用他,但他坚持推辞不受。萧遥昌大怒,要将他囚禁起来,后被人解救而得免。到高祖为雍州剌史时,绍叔从偏僻的小路西归雍州,补宁蛮长史、扶风太守之职。
  东昏侯杀害了好几位朝廷大臣后,又对高祖颇为猜疑。郑绍叔的哥哥郑植是东昏侯的侍卫人员,东昏侯派他去雍州,假托去看望绍叔,实际上是暗中让他去当刺客。绍叔得知这一情况后,就把这一情况密报高祖。郑植到雍州后,高祖在绍叔的住处设宴招待他,戏谑他说:“朝廷派你打我的主意,今日便宴,正是你取我性命的好机会啊。”宾主双方大笑。高祖让郑植登上城墙,仔细看府署,但见士卒、器械、舟船、战马,都很富实。郑植回来后对绍叔说:“雍州实力强大,确实不容易对付。”绍叔说:“哥哥你回去后,请将这里的情况详细禀告天子。哥哥如果来攻取雍州,我这当弟弟的就率领这些兵士与你决一死战。”绍叔一直把哥哥送到南岘,最后抱头痛哭而别。
  高祖率师起义后,任命绍叔为冠军将军。改骁骑将军。随从高祖东下江州。江州被攻克后,留下绍叔监管江州事务。高祖说:“昔日萧何镇守关中,汉祖得以成就山东之伟业;寇恂镇守河内,光武得以建立河北之基业。今天的九江,就是昔日的河内。我特意留下你,当作辅弼我的骨干力量。前方打不赢仗,我要承担其罪责;粮运无法保证,你就要担负起责任。”绍叔流着眼泪与高祖拜别,从此,督江、湘粮运没有缺乏的时候。
  绍叔从小失去父亲,以事奉母亲、祖母十分孝顺而闻名,对待兄长恭敬而又谨慎。在朝廷担任显要官职后,所得的俸碌、赏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