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8题,约6600字。  抚顺县高级中学2009—2010学年度(下)高二期中考试
  语  文  试  卷 
  时间 :120分钟  满分:100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班级规模影响教育效果
  班级规模是指在一位特定教师指导下的一个特定班级或一个教学团体的学生人数。就教学而言,班级规模影响到课堂教学管理,也影响到教学效果。班级规模对课堂教学管理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人际关系和感情交流方面:学生在小班级的情感表现比大班级更为有益,班级规模越大,情感纽带的力量就越弱;班内学生越多,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就越大,教师对课堂的控制就越难;班级规模大小影响交往模式,班级越大,学生交往的频率就越低,合作就越不易进行,对管理技能的要求也越高;班级规模越大内部就越容易形成各种小群体,而这些小群体又常违背班集体的目标。班级规模对教学效果的影响也很大。研究发现,在人数少的班级,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学习态度更好,违反纪律的现象较少,学生有较强的归属感。研究还发现,学生的平均学习成绩随着班级规模的缩小而提高,而且当班级规模缩小到15人以下时,效果会迅速提高。班级规模还影响到课堂上的座位排列,进而影响到教学成效。比如50个学生的大班教学只能是秧田式座位排列,它更适合与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课堂教学,而对于学生情感、交往乃至创造性素质的培养则有很大的局限。而当班级额度较小时,如20个左右时,座位可排列成马蹄形、圆形、V形、T形等。不同的座位排列形式对教学效果有不同的影响。班级规模还影响到学生的健康和用脑卫生。据卫生部门测试,小班教室内的二氧化碳的含量明显低于普通班。这样的教学环境肯定比70多个学额的环境要好,学生的心境、教师的心境也会放松。
  缩小班级规模、增加上课时数、延长上课单位时间,都可提高教学效果。课时的单位时间、周上课时数是全国统一的,每天的时间总量不变,每课时的单位时间也不可能再延长,再延长会影响学生的注意力。因此,小班化教育是唯一可行的。
  小班化教育是世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它符合教育的本意。大班教育是适应大工业生产培养掌握科学知识和生产技能的熟练劳动工要求而产生的,而新世纪的教育目标已从知识、技能的学习扩展到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发展、学会关心、学会创造,要求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学校应成为一个人整体生成的场所,显然大班额是不适应这种要求的。
  (《人民日报》2004年3月18日,和学新文)
  1.下列对“班级规模对课堂教学管理的影响”的说明,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班级的规模越大,合作就越不易进行,对管理技能的要求就越高。
  B.班级的生员越多,教师对课堂控制的难度也会越大。
  C.班级的规模越大,内部越容易形成各种违背班集体目标的小团体,对班集体的管理不利。
  D.班级的大小影响学生之间的交往模式。
  2.下列对原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原文题目是“班级规模影响教育效果”,行文中对“班级规模影响到教学管理”的论述似属多余,可看作文章不甚严密处。
  B.规模大的班级在课堂教学管理效果、教学效果等方面均不如规模小的班级。
  C.小班教室内的空气质量要优于大班教室,因此教学环境要好,教师和学生的心境就轻松。
  D.尽管缩小班级规模、增加上课时数和延长上课单位时间的方法都可以提高教学效果,但是后两个做法不便采用。
  3.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由于规模大的班级对人际关系和情感交流有不利因素,且不适合世界教育的发展趋势,因此近期内将取消较大班级。
  B.50个学生的班级的座位排列形式更适合于教师的讲授,又适合学生的听课,那么这种班型将有一定的发展潜力。
  C.因为符合世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学校教育也必然会朝着小班化的方向努力。
  D.我国新世纪的教育目标也已从知识、技能的学习扩展到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发展、学会关心、学会创造,要求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上,因此,大班教学已不适应我国的国情。
  二、古文阅读(共1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7小题。
  游黄山记
  清 袁枚
  癸卯四月二日,余游白岳毕,遂浴黄山之汤泉。泉甘且冽,在悬崖下。夕宿慈光寺。
  次早,僧告曰:“从此山径仄险,虽兜笼①不能容。公步行良苦,幸有土人惯负客者,号海马,可用也。”引五六壮佼者来,俱手数丈布。余自笑羸老乃复作襁褓儿耶?初犹自强,至惫甚,乃缚跨其背。于是且步且负各半。行至云巢,路绝矣,蹑木梯而上,万峰刺天,慈光寺已落釜底。是夕至文殊院宿焉。
  天雨寒甚,端午犹披重裘拥火。云走入夺舍,顷刻混沌,两人坐,辨声而已。散后,步至立雪台,有古松,根生于东,身仆于西,头向于南,穿入石中,裂出石外。石似活,似中空,故能伏匿其中,而与之相化。又似畏天,不敢上长,大十围,高无二尺也。他松类是者多,不可胜记。晚,云气更清,诸峰如儿孙俯伏。
  次日,从台左折而下,过百步云梯,路又绝矣。忽见一石如大鳌鱼,张其口。不得已走入鱼口中,穿腹出背,别是一天。登丹台,上光明顶,与莲花、天都二峰为三鼎足,高相峙。天风撼人,不可立。晚至狮林寺宿矣。趁日未落,登始信峰。峰有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