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800字。

  苏教版七——九年级古诗词赏析
  七年级
  《次北固山下》唐  王湾
  1、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一片白帆顺风而来,这是眼中小景;春潮涨平之后,江面十分开阔,这是眼中大景;以小景与大景互相映衬,画面非常精彩。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海上的太阳在残夜里升起,江上的新春在旧年未尽时已至。(画面)
  3、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的流逝,蕴含着自然理趣——新事物是旧事物的基础上产生、发展起来的。透露出诗人积极、乐以、向上的感情。
  4、“生”“入”用拟人的手法,将景物拟人化而富有生机机,更有动感、情趣。
  5、“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抒发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赤壁》唐  杜牧
  1、以“折戟”写赤壁之战,这是由小见大的艺术手法: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慨叹,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的命运。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春深锁二乔。”——议论,提出与事实相反的假设,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的命运,构思巧妙奇特。
  3、倘若东风不给周郎火攻的方便,铜雀台上就会困居着美女大小二乔。借古讽今,意在告诫统治者不要寄希望于侥幸。
  《浣溪沙》北宋     苏轼
  1、描写上阕的画面:山下碧绿的兰草牙尖,浅浅地浸入潺潺流淌的澄澈小溪中,涛涛桦林间蜿蜒着一条黄澄沙石路,遇雨没有点烂泥。暮色苍茫,细雨霏霏,这里传来杜鹃鸟一声声凄厉的哀鸣。
  2、下阕通过议论,说“休将白发唱黄鸣”;反用其意,劝阻人们不要徒发自伤衰老之叹,体现出作者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性格。
  《十五夜望月》唐     王建
  1、“中庭地白”——给人积水空明的澄静素洁之感,使人想起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记承天寺夜游》“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错,盖竹柏影也。”
  树栖鸦——朴实简洁、凝练,既写了鸦鹊栖树的情状,又烘起了月夜的寂静。
  2、“落“给人以动的形象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白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表达了诗人对于不能和亲人团圆的感伤。
  《水调歌头》北宋     苏轼
  1、全词的基调是乐观的,但也反映了作者现实与理想,出世与入世的某些思想矛盾。
  2、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月无常,自古皆然,人的悲欢离合同月的阴晴圆缺一样,两者都是自然的常理,是人生无法克服的。既然如此,惟望各自珍重了。
  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由对亲人的思念上升到对天下人的美好祝愿,表达了词人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这两句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4、上片:月下饮酒,  下片:月下怀人。
  《早春呈现水部张十八员外》唐   韩愈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