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670字。  “世博”与2010年高考
  1.下面语段中标序号的四个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①一个半世纪的积淀,世博会历久而弥新,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不仅给人类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而且极大地激发了人们创造物质财富的积极性和热情。
  ②世博会始终顺应人类发展进步,不断与时俱进,演绎着人类对“进步”理念的最新诠释,这是世博事业能够长盛不衰的关键所在。
  ③促进不同文化的碰撞和融合,加强交流与合作,是世博会一如既往的使命。
  ④历史证明,世博会崇尚创新的精神无数次点燃人类智慧的火焰,帮助人们战胜各种困难和挑战,在推动世界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替代的发挥着作用。
  2、 根据语境,把括号中的备选词语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我们期待着世界各国各地区以上海世博会为平台,充分 ▲ 城市文明成果, ▲ 城市建设经验, ▲ 城市发展理念,探讨城乡互动发展,探索新的更好的人类居住、生活、工作模式。(传播 交流 展示)
  3、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后面题目。
  ①2010年上海世博会核心建筑中国馆业已结顶。②它的外形如同一个超级斗拱冉冉上升。③设计师们从中国文化这个富矿中找到了青铜器、陶瓷器等元素,并从传统建筑的九宫网格中jí(  )取灵感,最后对斗拱这一传统建筑构件进行提liàn(  ),形成了精妙的设计构思。④它的设计理念可以概括为16个字:东方之冠(  ),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
  (1)结合语境,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并给加点字注音。
  (2)第②个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                                     
  (3)结合文字和图片,请你说说中国馆的外形设计除了像斗拱外还像什么?设计者的寓意是什么?                                                               
  阅读理解
  ①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是历史上首届以“城市”为内容的世博会。21世纪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时期,预计到2010年,全球总人口中的55%将居住在城市。对未来城市生活的憧憬与展望是一项全球性课题。在上海世博会1 84天的展期里,各国政府和人民将围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演绎城市多元文化融合和科技创新,充分展示城市文明成果、交流城市发展经验、传播先进城市理念。
  ②上海世博会园区,横跨黄浦江两岸,沿江规划区内汇聚着众多近现代工业文明遗迹和厂房,约两万平方米的历史建筑和超过四十万平方米的工业建筑遗产都将受到有效保护和积极利用。1865年洋务运动时期的江南造船厂船坞,矗立了近百年的上钢三厂五金仓库……总面积达到世博会园区总建筑面积的五分之一。对老建筑进行如此大规模的保护和后续利用,在世博会园区建设史上还是第一次。“传承历史文脉,利用历史建筑做世博的展示馆!”上海世博会提出了一个革命性的理念。有文化遗产的城市,才是有文化的城市。见证了中国工业发展的浦江历史工业建筑群落是这座城市最值得留存的历史记忆。
  ③江南造船厂,其前身为江南机器制造总局,中国第一座炼钢炉、第一艘机动兵轮、第一尊后膛钢炮、第一艘潜艇全部诞生于此。它更是把近现代科技的理念带给了古老的中国,推动了中国近现代工业和科技的发展。在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的附属机构一一翻译馆内,工作人员共翻译出了百余种西方近代科技书籍,包括中国第一张翻译过来的门捷列夫的化学元素表。江南造船厂的大部分建筑将被保留,世博会期间将成为企业馆所在地,而世博会后则将被改建成中国近代工业博物馆群,长久留存。
  ④建于清朝末年的南市发电厂,是上海最早的火力发电厂,将被改建成未来都市能源提供的展示基地--绿色发电厂,注入风能、地热能、太阳能、生物能等多种元素,并直接为世博园区提供能源。上钢三厂五金仓库将摇身一变,成为世博会的休闲中心“和兴码头”。昔日钢花飞溅的特钢车间,也将变成歌舞升平的“演艺中心”……传承历史文脉与追求城市新生活在这里实现了完美对接,充分演绎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
  ⑤上海世博会规划图的红线,曾经一变再变,直至形成世博会历史上形状最复杂的园区。在众多棚户区、工厂犬牙交错的地带建造世博园区,就是为了避免乱拆滥建和无谓浪费,为了尽量不影响老百姓的正常生活,更是为了追求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⑥在贯穿世博会园区的中轴线上,全世界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