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另有教案。
名著导读《三国演义》教案
教学设想
教学导读应结合文本的视觉和影视的视觉,使学生产生欣赏的欲望,然后以学生的潜心阅读为主。本导读拟设2课时,第1课时以教材中的导读内容为依托,较全面地介绍名著;第2课时让学生通过活动(名著故事会、精彩片段选读),感受名著的艺术魅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三国演义》的写作背景、作者简介、思想内容、价值等。
(2)识记一些与《三国演义》有关的成语、熟语和一些精辟的语言。
(3)掌握名著欣赏的的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语言积累以抢答的形式完成;
(2)理解教材中的导读内容,把握要点;
(3)文学作品与历史记载的比较鉴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谋事在人”的积极人生观;
(2)确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的社会历史观;
(3)通过鉴赏典型形象获得精神愉悦。
教学重点
1.激发阅读名著的兴趣。
2.语言知识的积累。
3.了解阅读名著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文学语言与史传语言的比较鉴赏。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
二、展示课题:名著导读《三国演义》
提起《三国演义》,几乎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一个个耳熟能详的英雄我们能脱口而出:如诸葛亮、关羽、张飞、曹操……的确,这是一个群星璀璨的时代,智谋、权术、机变、口才、勇气……在三国鼎立的舞台上,发挥得淋漓尽致。
三、导读名著
1.名著的创作背景
《三国演义》以东汉末年及魏、蜀、吴三国历史为题材。作者在民间传说和民间艺人创作的话本、戏曲的基础上,运用了陈寿的《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正史材料,结合自己丰富的生活经验,写成了《三国志通俗演义》。这部书版本很多,现存的最早刊本是明嘉靖本。全书24卷,240则,题“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本贯中编次”。它集中了宋元讲史话本和戏曲中的精彩部分,将元代的《全相三国志平话》全部加以改写,成为一部长篇巨著。
2.作者介绍
罗贯中(约1330—约1400),汉族,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著名的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一生著作颇丰,主要作品有剧本《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和与施耐庵合著的《水浒传》,代表作《三国演义》。
名著导读《三国演义》教案
教学设想
教学导读应结合文本的视觉和影视的视觉,使学生产生欣赏的欲望,然后以学生的潜心阅读为主。本导读拟设2课时,第1课时以教材中的导读内容为依托,较全面地介绍名著;第2课时让学生通过活动(名著故事会、精彩片段选读),感受名著的艺术魅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三国演义》的写作背景、作者简介、思想内容、价值等。
(2)识记一些与《三国演义》有关的成语、熟语和一些精辟的语言。
(3)掌握名著欣赏的的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语言积累以抢答的形式完成;
(2)理解教材中的导读内容,把握要点;
(3)文学作品与历史记载的比较鉴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谋事在人”的积极人生观;
(2)确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的社会历史观;
(3)通过鉴赏典型形象获得精神愉悦。
教学重点
1.激发阅读名著的兴趣。
2.语言知识的积累。
3.了解阅读名著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文学语言与史传语言的比较鉴赏。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
二、展示课题:名著导读《三国演义》
提起《三国演义》,几乎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一个个耳熟能详的英雄我们能脱口而出:如诸葛亮、关羽、张飞、曹操……的确,这是一个群星璀璨的时代,智谋、权术、机变、口才、勇气……在三国鼎立的舞台上,发挥得淋漓尽致。
三、导读名著
1.名著的创作背景
《三国演义》以东汉末年及魏、蜀、吴三国历史为题材。作者在民间传说和民间艺人创作的话本、戏曲的基础上,运用了陈寿的《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正史材料,结合自己丰富的生活经验,写成了《三国志通俗演义》。这部书版本很多,现存的最早刊本是明嘉靖本。全书24卷,240则,题“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本贯中编次”。它集中了宋元讲史话本和戏曲中的精彩部分,将元代的《全相三国志平话》全部加以改写,成为一部长篇巨著。
2.作者介绍
罗贯中(约1330—约1400),汉族,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著名的小说家、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