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180字。

  《拿来主义》学案
  编辑:张军红     校对:姬宏华
  【开卷有益】
  名句赏读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经》) 
  译为:君子应该像天宇一样运行不息,即使颠沛流离,也不屈不挠;如果你是君子,接物度量要像大地一样,没有任何东西不能承载。 
  赏读: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处世,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2.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曲礼上》) 
  赏读:礼要有来有往。送礼不回礼,不礼貌;收礼不送礼,也是不礼貌的行为。
  成语积累
  1. 敬谢不敏:谦词,称自己没有才智而谢绝的套语。
  2. 韬光养晦:比喻暂且隐藏自己的锋芒或才能,不使表现出来。
  名句积累
  1.读书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脑到。--鲁迅
  2.节省时间,也就是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而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
  ¬——鲁迅
  【学习目标】
  1.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理清作者思路,感受鲁迅先生思维的严密。
  2.学习本文比喻论证的方法,品析鲁迅杂文的语言风格。
  3.理解“拿来主义”的含义与意义,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祖国文化遗产和外来文化。
  【知识储备】
  1.作者
  鲁迅(1881—1936),原名      ,字      ,浙江      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      、      、      家。“      ”是他1918年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用的笔名。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      、      ;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南腔北调集》、《华盖集》、《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且界亭杂文》等。
  2.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鲁迅全集》第六卷的《且介亭杂文》(“且介”读作“租界”,因为有一段时间,鲁迅先生住在上海闸北帝国主义越界筑路的区域,这个地区有“半租界”之称。鲁迅先生有很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对帝国主义十分憎恨,因此将“租界”二字各取一半,成“且介”,以表憎恨。“且介亭”标明这些杂文是在上海半租界的亭子间里写的,形象地讽刺了国民党统治下半殖民半封建的黑暗现实。)   
  本文写于一九三四年六月四日。“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把魔爪伸向华北,蒋介石反动统治集团越来越依附英美帝国主义,肆无忌惮地出卖民族利益,讨好帝国主义,从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方面奉行一条彻头彻尾的卖国投降路线。英美帝国主义除了肆意践踏我国领土主权,疯狂掠夺我国经济资源外,还用腐朽没落的西方文化腐蚀我国人民,反动政府和帝国主义互相勾结,一个“送去”,一个“送来”,中国面临着“殖民地化”的严重危机。文化界也有一些反动文人,叫嚷“发扬国光”,掀起一股复古主义的逆流。
  在革命阵营内部,由于帝国主义长期的军事侵略、经济侵略和文化侵略,一些人特别是青年人对外来的东西发生了恐怖,甚至有一种盲目排外的情绪。当时在对待外国文化问题上,实际存在着两种错误的态度:一种是全盘肯定,全盘吸收;一种是全盘否定,盲目排斥。这两种态度都是不利于我国革命文化的发展的。鲁迅针对敌人破坏新文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