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6题,约9950字。  浙江省镇海中学、绍兴一中2010年5月高三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各对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嫔妃濒危      重创创痕       懊丧婚丧嫁娶
  B.说服游说      尽头劲草       陵迟模棱两可
  C.场合场院      强迫勉强       择菜择善而从
  D.复辟媲美      供奉供认       为难为虎作伥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美国研究人员发现,大自然赋与女性双倍的感知红色光谱的基因,这个惊人的发现表明,女性眼中的世界的确比男性眼中的更加美丽。
  B.朋友送给我们一条名贵的蝴蝶犬,女儿欢呼鹊跃,先生却嫌它吵,而我则因为它把家里弄得又脏又乱而非常苦恼。
  C.她把海南的荔枝、芒果,新疆的哈密瓜、紫葡萄等珍果和自家产的黄澄澄的菠萝放在一起,装满了一篮子。
  D.他的这部新作,对人性丑陋一面的揭露、剖析和挞伐,鞭辟入理,发人深思。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钱钟书先生是一个十分难得的奇才,被誉为学术泰斗,他知识渊博,学养丰
  富,治学严谨,其文章达到了不赞一词的地步。
  B.现在不少大款,认为钱是自己赚来的,怎么花谁也管不着,常常挥金如土,一
  饭千金,他们还觉得这才有派,这才叫潇洒。
  C.在国产动画电影《风云决》的首映典礼上,任贤齐坦言配音过程“很困难”,
  无独有偶,其他演员也表达了“比演戏更难”等相似看法。
  D.老李已年近六十,但年富力强,干起活来不亚于年轻人。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这位前世界冠军说,当今乒乓球技术飞速发展,世界一些顶尖选手的实力非常接近,决赛时往往只差一分,甚至两分。
  B.三年前这里的房子每平方米还只有8000多元,今年已涨到每平方米15000多元了,包括原来靠近北环大道的房子也随之水涨船高。
  C.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有关负责人指出,利用住房公积金闲置资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有利于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和住房公积金使用效率。
  D.在以低碳技术和产品为核心的新一轮国家竞争力角逐中,谁领先一步,谁将引领世界经济发展潮流,并成为国际市场最大赢家。
  5.按要求在下文空格处填上恰当的内容。(3分)
  抗战时期,在国民党政府陪都重庆,由于物价暴涨,导致产品偷工减料,连烧饼、油条也不例外。《新民报》编辑程大千将一条物价飞涨的新闻框了一个花边,仿宋词佳句“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拟了一条标题“               ,             ,            ”。见报后,读者纷纷叫绝。
  6.阅读下面一段对季羡林大师的回忆材料,按要求完成题目。(4分)
  季先生经常参加北大国学研讨会,被学生们称为“每会必到、每到必发言、每发言必有新意”的“三必先生”。季先生得知后说,前两“必”封之无愧,但后一“必”实在担当不起。
  从这段材料中你读出了季老的哪些特点
  7.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写一段点评。(5分)
  基于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会给地方带来巨大文化旅游收益的考虑,与围绕《红楼梦》引发的曹雪芹故里之争类似,另一部名著《金瓶梅》引发了“西门庆故里之争”,具体涉及山东省阳谷县、临清县和安徽的黄山市。近十年来,三地都纷纷举起“西门庆故里”招牌,竞争不息,西门庆也被一改在传统文学名著中“大淫贼、大恶霸、大奸商”的艺术形象,华丽转身成为当地政府追捧的文化产业英雄。你如何看待这个现象?
  二、现代文阅读(共32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12分)
  中国文化的内涵
  季羡林
  我曾经把文化分为两类:狭义的文化和广义的文化。狭义指的是哲学、宗教、文学、艺术、政治、经济、伦理、道德等等。广义指的是包括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所创造的一切东西,连汽车、飞机等等当然都包括在内。
  周一良先生曾把文化分为三个层次:狭义的、广义的、深义的。对于深义的文化,周先生有自己的看法。他说:“在狭义文化的某几个不同领域,或者在狭义和广义文化的某些互不相干的领域中,进一步综合、概括、集中、提炼、抽象、升华,得出一种较普遍地存在于这许多领域中的共同东西。这种东西可以称为深义的文化,亦即一个民族文化中最为本质或最具特征的东西。”他举日本文化为例,他认为日本深义的文化的特质是“苦涩”、“闲寂”。具体表现是简单、质朴、纤细、含蓄、古雅、引而不发、不事雕饰等。
  我不想从民族心态上来探索,我想换一个角度,同样也能显示出中华文化的深层结构或者内涵。
  中国哲学同外国哲学不同之处极多,其中最主要的差别之一就是,中国哲学喜欢谈论知行问题。我想按照知和行两个范畴,把中国文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