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330字。
《动人的北平》教案
qxcggz
学习目标:
1、探究散文形与神的关系。
2、品味鉴赏北平的动人之处,体会其中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3、体会作者对北平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感觉。
重点难点:品味鉴赏北平的动人之处,理解作者情感
学习方法:品读、鉴赏、小组合作探究法
学习过程:
一、走近作者:
林语堂,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1934年创办《人间世》,1935年创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凋”的小品文。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风声鹤唳》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
二、字音字形:
作奸犯科 欣欣向荣 兴味盎然 魁梧、木屐、媲美、老妪、一箭之地、和蔼、祈祷、风调雨顺、繁华街衢、赌博、安详、嗜好、裸体、嬉戏、莫名其妙、褴褛、诙谐、留连、流连
三、结构理解:
(一)文章的第一段写了北平的什么特点?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特点:老成、豪爽、宽大、包容、守旧融新
作用:是全文的总起段,概括介绍了北平的特点,具有总领全文的作用。
(二)文章二三段写了北平的什么特点?是如何写的?
特点:北平新与旧、雅与俗共存,体现北平包容新旧、宽怀大量。
手法:作者采用对比的方法,呈现了北平特有的各色共存的城市景象。
例如:“穿高跟鞋的摩登女郎与着木屐的东北老妪并肩而行”,“新式汽车与洋车、驴车媲美”,“在高耸的北京饭店后面,一条小路上的人过着一千年来未变的生活”,“离协和医院一箭之地,有些旧式的古玩铺,古玩商人抽着水烟袋,仍然沿用旧法去营业”等
(三)在第四段结尾,作者为什么说“一个北平居民如何能形容老大的北平呢?”
第四段将北平比喻成“一株古木老树”,它“根脉深入地中”,树干枝叶“藉之得畅茂”。把生活在此地的人(也包括作者自己)比喻为“在它的树荫下与枝躯上寄生的”“数百万的昆虫”。昆虫之于枝繁叶茂的大树,实在是难以看得全,认得清的。同样,一个生活在古老而深厚的北平的居民,是很难将北平形容得全面而恰当的。作者这样说,是在突出北平历史古老、内涵丰富的特点。
四、内容赏析:
(一)概括北平成为理想的居住城市的几个原因。
“北平成为理想的居住城市”是文章的最后一部分内容,虽然作者说“可列举下列三点来加以说明”,但这部分内容实际上比较“散”,没有鲜明的结构特征或高度概括的语句,要引导学生仔细品读,学会归纳概括。大致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道路极其宽阔;
第二,生活“舒适可爱”;
第三,老百姓善良、淳朴。
(二)找出文章中对北平进行细致描写的句子,细细品味,体会作者的情感。
此题不做统一答案,重在引导学生品味内容,言之成理即可。例如:
1.第七段有这样一段话:“北平像是一个饮食专家的乐园。它有数百年的饭馆,招牌被烟熏得破旧不堪,还有肩上搭上毛巾的光头堂倌,他们的招待是十足和蔼的,因为他们在满清政府服侍过高官大吏,曾受了传统的特别训练。”
这段文字着眼于饮食内容,落笔于饭馆的历史、招牌、堂倌等细节。由这些细节可以看出饭馆里的氛围很是浓郁,堂倌的形象、声音、动作等都生动有趣,仿佛呼之欲出,北平饭馆那种特有的让人亲切、热情的感觉跃然纸上,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