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1道题,约8140个字。
2010常州中考语文模拟测试卷5
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请将答案全部填写在答题纸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一、积累运用(共20分)
(一)积累(共10分)
1. 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或加点汉字的拼音依次分类填在方格内。(2分)
五千年来,中国文化就是一个巨型炼钢炉,无论有多少不xiāo(▲)子孙,无论有多少叛臣国贼,它永远炉火烧得通红,外质一旦进入,其中的杂质就会变成一缕(▲)青烟消失,而其中的铁质就会duàn(▲)造成为精钢。中国文化,是充满尊严的顽强,是抵yù(▲)外侮(▲)的信念,是永不被摧毁的精神。
(摘自《南方周末》2009年5月28日)
填字 注音
2.默写。(6分)
⑴▲,风正一帆悬。 ⑵晴空一鹤排云上,▲。
⑶▲,悠然见南山。 ⑷醉翁之意不在酒,▲。
⑸常常用来赞美不平凡的人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伟大精神时的两句古诗句是:
“▲,▲。”
3.选出对《朝花夕拾》的内容表述准确的一项。(2分) 【▲】
A.《朝花夕拾》是鲁迅(原名:周树人)1926年所作的回忆性散文集,共10篇,原题为“旧事重提”。作品记述了作者童年时期的生活和求学的经历,追忆了那些难忘的人和事。
B.《狗•猫•鼠》追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受,记述了猫“尽情折磨”弱者、“到处嗥叫”、时而“一副媚态”等的丑行,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
C.《二十四孝图》从当时的儿童读物谈起,记述儿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大力宣扬了封建孝道。
D.《五猖会》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史记》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批判了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二)运用(共10分)
4.下面是某同学的作文片段,请仔细阅读后根据文后要求用规定符号在原文上修改。(4分)
换用号:增补号:删除号:调位号:
我没有去感受大街上车水马龙的田野风光,也没有去感受亲戚朋友相聚一起的温馨情意,这个腊八节静密得不可思议。空荡荡的房子里,孤独正在蔓延,一点点,一丝丝侵蚀着我的思念。我不敢开灯,怕灯光太白亮太空旷,怕它带给我孤独和寂寞。我宁愿在黑暗中回忆,回忆以往的腊八节,母亲那刮静的笑容;慈爱的话语和忙碌的背影。细细想来,这真的是一个充满浪漫气息的腊八节。
⑴删掉与文段中心意思不一致的一个句子。(1分)
⑵文段在标点、语法、文意等方面还有多处错误,请选择3~4处在原文上加以修改。(3分)
5.下面是一首由一组名言名句组成的五言律诗,请仔细阅读,结合自己所学知识在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句子。(2分)
疾风知劲草,▲⑴。
不经寒霜苦,安能香袭人?
锋自磨砺出,▲⑵。
人而不苦练,焉能艺精深?
6.阅读下面材料,回答后面问题。(4分)
材料一:科学家们认为,人类活动导致地球大气层中的温室气体不断增多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而在促使气候变暖方面作用最大的温室气体是二氧化碳,其“生命力”很顽强,一旦排放到大气中,少则50年、最长约200年都不会消失。因此,推行低碳经济被认为是避免气候发生灾难性变化、保持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法之一。
材料二:与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相比,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国民生产总值),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最终目的是实现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材料三:乘飞机旅行2000公里,就排放了278千克的二氧化碳;用了100度电,就排放了78.5千克二氧化碳;消耗了100公升汽油,就排放了270千克二氧化碳。低碳经济就在我们身边,节约每一张纸、每一度电;装修中少用装饰灯,选用节能灯管,这些都是普通人可以做的。它带来的好处也是实实在在的,最直接的影响是你会觉得环境变好了。
⑴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导杨志曾说“低碳经济为‘生病’的地球开出了一剂‘退烧药’”,请依据材料简述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
⑵如果班会上举行“中学生与低碳经济小论坛”,请结合材料写一段发言内容,表明自己的观点并作相关阐述,60字左右。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