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8题,约5650字。  山东省2010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题
  ﹙120分钟 100分﹚                
  Ⅰ卷﹙每题3分共30分﹚
  一、 选择题。﹙每题3分 共12分﹚
  ⒈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 蹊跷﹙qí﹚ 羞赧﹙nǎn﹚   复辟﹙pì﹚ 断井残垣﹙yuán﹚
  B. 缧绁﹙xiè﹚ 晧旰(gàn)   惨怛﹙dá﹚ 景行﹙xíng﹚行止
  C. 裨﹙pí﹚将  粘﹙zhān﹚贴 地壳﹙qiào﹚呱﹙gū﹚呱坠地
  D.仆射﹙yè﹚ 桎梏﹙gào﹚  殷﹙yīn﹚ 红  毁家纾﹙shū﹚难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峻工   自惭形秽     走投无路    唾手可得
  B.取缔    精兵减政    一蹴而就    震聋发聩
  C.证券    博大经深    镇定自若    凭心而论
  D.荒僻    漫不经心    销声匿迹    功亏一篑
  3.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或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  )
  A.“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朝美之间的长期对抗和互不信任,导致了朝核问题的产生。
  B.算啦,你别和他计较了,等过一阵子,他会善罢甘休的。
  C.山东发现的这一输入性甲型H1N1流感病例,没有在社会上引起恐慌,人们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对国家的预防措施有足够信心。
  D.姚明和火箭队今年就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相信他将成为NBA的明日黄花。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有关部门对极少数不尊重环卫工作劳动,无理取闹,甚至殴打、侮辱环卫工人的事件,及时进行了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
  B.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兴衰的根本因素,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从来都牢记这个真理。
  C.科学技术的普及程度,是国民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标志,事关经济振兴、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
  D.我们深刻地感到,一张报纸的生命力在于能否为读者奉上丰富、新颖、优质的精神食粮。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每题3分 共9分﹚
  从起源的角度说,文化是“人化”,它相对于“自然”,是人的主体性或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从功能的角度说,文化的最主要功能是“化人”,教化人、塑造人、熏陶人。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创造物,通过文化的继承、传播和创造,促进人的社会化、文明化、个性化,从而塑造健全的人、完善的人。
  文化是由多种层次存在和表现的复杂系统。人们首先感知到的是浅显、具体的层次,属显性文化。包括人的社会活动及其产品。一个人的某种活动、“做什么”,不是文化;一个群体在一个时期内的共同行为、都“做什么”,就成了一种文化现象。一个深埋于地下的石块不是文化,一个经过远古人群加工改造的石块作为活动产品就成了文物。显性文物反映了文化的更深层次,即一个群体在一个时期内的活动规范、方式。人的活动效果既取决于“做什么”,更取决于人的活动规范、方式,即“怎么做”。
  文化的最深层次的价值观,这是文化的核心,与一定时期群体共同的理想、信念密切相关。它要解决的是“为什么做”的问题,是人的活动的取向、目的问题。正是价值观的不同,“为什么做”的问题,最终决定了人们“做什么”和“怎么做”。人的活动是由价值观所指导的,人的活动及其结果,说到底,不过是人的价值观的外在表现。由于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因此,我们也可以说,所谓文化,说到底就是指一个社会中的价值观,是人们对于理想、信念、取向、态度所普遍持有的见解。中西文化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