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我爱你塞北的雪.wmv
雪.doc
雪.ppt
雪朗读.WMV
  《雪》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巧
  (1)理解积累“读一读,写一写”中词语,掌握其音、形、义。
  (2)了解散文诗的一般特点,能有感情地朗诵散文诗。
  2.过程与方法
  (1)引导同学通过诵读感知内容,感受本文语言的清新美与含蕴美。
  (2)在比较中,体味两幅雪景的不同,探究在不同雪景的描绘中寄寓作者的精神追求。
  (3)理解本文几个含蕴深刻的语句,进而掌握文章主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和感悟鲁迅先生的审美情趣,玩强斗志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培养同学热爱生活,拼搏进取的人生态度。
  重点难点:
  重点:诵读全文,比较两幅雪景的不同特点来体味蕴含其中的情感。
  难点:理解本文精练、优美、内蕴丰厚的语言。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
  播放殷秀梅的《塞北的雪》歌曲视频。
  投影《塞北的雪》的歌词
  1、这是一首歌唱塞北的雪的名曲,作者看见那纷纷扬扬的大雪浮想联翩,赋予了塞北雪怎样的品格?
  2、我们从哪句话可以看出?
  过渡:对于雪,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心情下感想也不一样。今天我们来看看1926年的鲁迅先生他对于雪的感想又是如何?
  3、多媒体展示作者及写作背景介绍。
  4、分析“散文诗”
  二、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配乐字幕朗读,同学考虑:
  投影显示:
  1、作者为我们描绘了哪两个地方的雪景?
  (明确:南方的雪和北方的雪)
  2、南方的雪和北方的雪整体上有何不同?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明确:南方的雪美艳、北方的雪孤独)
  三、女同学齐读课文“江南雪景”,
  男同学齐读“朔方的雪”
  教师总结,多媒体课件展示内容梳理。
  四、教师引出思考问题,考虑,分小组讨论总结投影上的问题。
  投影显示:
  1、 江南的雪“滋润美艳”是通过怎样的方式表现出来的?
  (整体到局部、由面到点:先概括特点——滋润美艳,接着两个比喻总体感受,再写冬花、杂草、蜜蜂。此乃一美丽而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江南雪景图!)
  2、 写雪,为什么要写塑雪罗汉,写它的消释用意何在?
  (进一步扩展雪野的意境,使江南的雪富有生命力,也是美的象征。它的消释抒发了作者对美好的事物迅即消逝的惋惜、感慨与苦闷,喊出了对黑暗现实的抗议。)
  3、 写江南的雪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喜爱——对美好理想的追求;遗憾——对黑暗现实的抗议)
  过渡: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江南的雪给作者的感觉就是美艳、绚丽、有趣。但她的这种美因为未经磨练,不能经受时间的考验,不能持久,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那么北方的雪是不是能洗却作者心中的遗憾呢?
  五、全班同学齐读课文最后三段,考虑:
  投影显示:
  1、北方的雪有哪些特点?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从这些地方我们还能感到北方雪的什么个性?
  (讨论明确:因为她“永远如粉,如沙,决不拈连,蓬勃的奋飞”。从这里还能看出她独立的个性和斗争的激情以和献身的精神。)
  2、从这些地方还能感到北方雪的什么个性?
  (明确:独立张扬的个性和斗争的激情以及献身的精神 )
  3、你认为作者更喜欢那一种雪?为什么?
  六、师总结: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更为欣赏“朔方的雪”。江南的雪固然美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