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题,约7610字。  2010年高一年级5月月考语文试卷
  命题人:胡柳   审题人:周洁
  一、选择题(9分)
  1、下列词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巨擘(bì)      迤逦(yǐlǐ)     衣袂(mèi)   汀(tīn)洲 
  潺湲 (chán yuán) 踯躅(zhízhú)   玉簟(diàn)   绸缪 (óu)
  扁(biān)舟       岩扉(fēi)       迢递(tiáo dì)  坼(chāi)裂
  殷(yīn)红        粮饷(xiǎng)    聒(guā)噪   修葺(qì)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些大学的一些学生语文水平实在低劣,往往让人贻笑大方,影响学校的声誉。
  B.这种药能治疗心脏病,又没有副作用,我们屡试不爽,你还有什么可以怀疑的呢?
  C.刘白羽的《长江三峡》描绘了一幅巧夺天工的自然图景,瞿塘峡的雄,巫峡的秀,   西陵峡的险,充分展现了造化的神奇。
  D.超级女声周笔畅唱功很好,专家评价说,她在歌唱事业上会很有前途,一定会成为明日黄花。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福娃”的色彩与设计灵感来源于奥林匹克五环、中国辽阔的山川大地江河湖海和人们喜爱的动物形象,是北京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吉祥物。
  B.在最近报刊上发表的一系列文章里,给了我们一个十分有益的启示:要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风气,就必须加强国民素质教育。
  C.有关专家认为,“十美十丑”行为评选活动,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八荣八耻”教育的一种好形式,对孩子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D.目前学术法制教育存在着僵化、条文化、成人化的现象,急需培养和提高既懂教育又精通未成年学生相关法律知识的专职教师。
  二、小阅读(9分)
  鸿雁在中国古代诗词中的审美意蕴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鸿雁作为审美对象,具有丰富的美学意蕴。 
  鸿雁是随阳之鸟,它虽然在季节和环境的渲染下带有秋的意象,但它与蟋蟀、鸣蝉等秋虫之美仍有所不同。听秋虫之浅吟低唱,不免产生物华将尽的寂寥之感,看鸿雁之布阵南征,则令人心胸开阔,精神振奋。秋色萧条,秋容有红蓼;秋风拂地,万籁也寥寥。惟见宾鸿,冲入在秋空里,任逍遥,便是对鸿雁这一美学特征的生动把握。鸿雁是健飞之鸟,翅膀拍动时频率适中,沉雄有力,不似鹰鹞猛悍桀骜,也不似鹤鹭之轻灵飘忽,而是给人以坚忍强劲的审美感受。在风频雨骤的春日或霜寒月冷的秋夜,当鸿雁结阵翱翔,引吭嘹唳、雄姿勃勃地掠过长空时,人们的这种审美感受就更加明显、强烈。鸿雁迁徙时常汇集成数十只、上百只的大群,在天空中列队飞翔。蜃楼百尺横沧海,雁字一行书绛霄;白犬吠风惊雁起,犹能一一旋成行。鸿雁这种行序整齐的飞行特征,使中国古代文人们赞叹不已。鸿雁健飞,且性情机警,南征北返时,中途很少停歇,人们能看到竦峙树端的鹰、栖息房梁的燕、兀立江滩的鹤鹭,却很难看到静态的鸿雁。在中国古代诗词歌赋中,鸿雁大都以动态出现,鸿雁翔姿优美,亦刚亦柔,曹植的《洛神赋》中就有翩若惊鸿,矫若游龙之语。鸿雁南迁阵容非常壮观,在朔风凛冽、尘沙蔽日的秋冬之际,当一群群大雁雄姿勃勃地掠过长空时,亦能唤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