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7640字。  2010年长沙市一中学业水平第二次模考试
  语    文
  审核人:陈亮         校对:潘虹
  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22道小题,计8页。时量12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第1至12小题,共24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笑靥(yè)    朱拓(tà)   间或(jiàn)    桀骜不逊(ào)
  B.湮没(zhēn)  租赁(lìn)  浸渍(zì)     殒身不恤(xuè)
  C.炮烙(páo)   蹙缩(cù)   畏葸(xǐ)     莘莘学子(shēn)
  D.俨然(yǎn)   执拗(niù)  诘问(jié)    不孚众望(fú)
  2.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踌躇    迤逦    蔬朗    安然无恙
  B.伶俐    菲薄    滑稽    哀声叹气
  C.赎罪    滋养    酣畅    司空见惯
  D.篇副    屋檐    谦和    字斟句酌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北大自主招生中的创新尝试“校长实名推荐制”甫一公布就激起舆论的轩然大波,招致公众激烈的质疑。
  B.这对百岁夫妻,精神矍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重阳节前一天,记者采访了这对相濡以沫80多载的老人。
  C.面对网络语言的泛化,人们有各种看法,但有一点是明确的:网络新词一旦脱离了网络环境和特定的受众,就会让很多人不知所云。
  D.刘教授的讲话旁征博引,深入浅出,且不乏幽默。我们听了之后,都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4.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质疑和批判需要勇气,但有时候信任更需要大智慧、大勇气,一味地怀疑和否定,并不是防止腐败产生的最佳方法。
  B.奥巴马的访华之旅,尤其是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与他的正式会谈,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
  C.我们正处于美好的青春时期,这是追求理想的黄金时期,同时也是用信心和坚强去征服人生的艰苦历程的开始。
  D.去年学业水平考试,我校的合格率达到将近96%以上,比以往都高。
  5.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的代表作。小说塑造了一个在重压下仍然保持优雅风度、在精神上永远不可战胜的老人形象。
  B.“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出自《琵琶行》,其作者白居易是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的唐代诗人。[]
  C. 作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徐志摩对我国新诗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再别康桥》是他的代表作。
  D.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内容丰富,对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风俗与婚姻等各个方面都有所反映 。
  阅读下面论说类文章,完成6~8题。(6分)
  历史能否预测未来
  在刀光剑影、恢弘悲壮的历史现象背后,似乎总隐藏着某种神秘的规律性。无论碌碌无为的一介草民还是叱 咤风云的王侯将相都只能俯首帖耳,无力抗争。这种规律是真实存在的,还是我们的幻觉如果是真实的,我们能否利用这种规律预测未来的文明呢
  不少人相信:历史发展有其客观的规律,而且这种规律不论人喜欢与否都依然故我地运转。在乐观的人看来,这绝对是一件好事。他们相信如果自然科学家们能够根据自然规律准确地预言哈雷彗星的出现,或者利用原子能造福人类,那么掌握了历史规律的社会科学家们也可以大胆预言遥远的未来美景。并且对人类社会进行整体的规划,使之变得至善 至美。伟大的哲学家柏拉图、黑格尔等都有这种愿望。
  但是英国哲学家、物理学家波普尔却斩钉截铁地认为,不用为历史规律欣喜若狂或者灰心失望。在历史中找不出物理学和化学中的那种客观规律。就好比我们常常把中国古代一次又一次的王朝更替视作一种规律,认为这种“循环”一定有其内在的道理。可是如果你认真了解这些历史,就会发现,没有哪一次王朝更替是相同的。唐宋元明清,这些辉煌一时的王朝都是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建立、昌盛,乃至灭亡的。一旦时间抛弃了它们,它们便再也没有可能重来。既然不能重复,也就无所谓规律了。
  即使我们承认了人类历史上存在某种规律,我们又能否像天文学家预报哈雷彗星一样对未来的社会作出预测呢在波普尔 看来,这仍然很困难。最明显的例子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世界分化为美苏两大阵营,很多人预测第三次世界大战将很快打响。但是,世界大战没有如期而至,一种前所未有的世界格局——“冷战”却持续了几十年,并且最终以苏联的解体而告终。
  预测人类社会的未来,会影响听到预测结果后人们的思想和行动。被预言吓住的人们小心谨慎地处理任何可能引发战争的危机,反而让这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