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8450字 江苏省启东中学2010届高三考前辅导
  解题指津部分
  语音解题指导:
  1、排除为主。因为设题一般为“全对”或“全相同”“全不相同”,只要某项很有把握发现一个“错误”或一个异类,就果断排除或选择。
  2、遇熟谨慎。越熟悉的越要小心,千万不可想当然,被习惯蒙蔽,要有根据。
  4、同位互证法。有些并列结构的词组相同位置的词语的意义或相同,或相反,根据已知的词语意义可以推断未知词语的读音,如:差(chā)错,我们一般不会读错,据此可知,“差”与“错”是同义。据此可以推断,阴错阳差(chā),一差(chā)二错,这样就不会读错了。又如:模(mú)子,模样(mú),由“模样”可推知,装模(mú)作样,一模(mú)一样。
  5、旁词佐证法。有一些字的读音我们只是在某些词里会读错或拿不准,这时就可以用平时常说的一些其他的词来确证一下,如:“嘈杂”的“嘈”,如果拿不准是读cáo还是读cāo,就可以想一想《琵琶行》中“大弦嘈嘈如急雨”,据学习时的准确读音判断读cáo。又如:“绯闻”的“绯”,平时口语中容易读成fěi,但我们根据“绯红”一词,可以确定读fēi。
  成语辨析题的解题技巧   
  一、搞清成语含义,切莫“望文生义”。
  有的成语仅从字面上看与整个句子意思相一致,但仔细一分析却与全句意思风马牛不相及。
  例如:当时暴雨如注,满路泥泞,汽车已无法行走,抢险队员们只好安步当车,跋涉一个多小时赶到了大坝。(2001年)
  “安步当车”意思是不坐车而不慌不忙地步行。全句意思是汽车无法行驶,抢险队员只好步行,因而使用不当。
  二、看感情色彩是否恰当:
  有些成语具有较强的感情色彩,或褒或贬,界限分明。若辨别不清,很容易用错。
  例如:几乎所有造假者都是这样,随便找几间房子,拉上几个人就开始生产,于是大量的垃圾食品厂就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了。(2002年)
  “雨后春笋”比喻新事物大量出现,属褒义词,不合语境。
  三、看词义轻重是否得当。
  例如:整改不光是说在口头上,更要落实到行动上,相信到下一次群众评议时,大家对机关作风的变化一定都会有口皆碑。(2002年)
  “有口皆碑”比喻人人称赞。从全句意思看,是这一次群众评议时对机关作风很不满意,相信下—次大家会比较满意的,而用“有口皆碑”显然程度失当。还有一点,“有口皆碑”往往只用于已经存在、既成事实的事情上。此处使用明显不当。
  四、看成语是否“—语多用”。
  有些成语意思较多,如只知其一,不知其余,就会在使用中出错。
  例如:“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图片展将伪科学暴露的淋漓尽致,使观众深受教育。(2000年)
  “淋漓尽致”形容文章或谈话详尽透彻,也可以指暴露的很彻底,这里用来形容图片展对伪利学的揭露恰到好处。
  五、看成语的形容对象是否正确合理。
  某些成语只适用于描述特定的人或事.如果不了解其特定的适用对象,就会出现错误。
  例如: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2000年)
  “汗牛充栋”形容藏书非常多,这里误用指人。
  六、看语体色彩是否合乎语境。
  例如: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显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2001年)
  “蓬荜生辉”是谦辞,一般用于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张挂别人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感到光荣。这里显然用错了。
  七、看成语与其它成分搭配是否恰当。
  成语在语言运用之中,相当于一个词,因而就有一个和其他词浯的搭配问题,不能互相矛盾,也不能重复。
  例如:某些大学生的语文水平实在低劣,被人贻笑大方,影响了学校的声誉。
  “贻笑大方”含有被动义,“被人”属多余。
  八、看成语是否符合使用习惯。
  有的成语在实际运用当中,有其使用习惯,比如常用于否定句或疑问句中。
  例如:成都五牛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力令其他甲b球队望其项背。(98年)
  “望其项背”多用于否定句或问句中,用于肯定句中,不恰当。
  病句解题指导:
  1、熟练掌握病句的几种常见类型,特别是《考试说明》中指出的6种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2、从语法角度入手,抓住句子主干。无论是单句、复句,抓住了句子主干,也就抓住了句子的基本意思,抓住主干时要注意辨认主干是否有毛病,如是否有成分残缺,主谓、动宾搭配不当等毛病。然后再看句子的枝叶,是否有语序不当,成分残缺等毛病。
  例:上级领导为了严肃法纪,决定给他行政记过处分,并赔偿部分经济损失。
  这个句子的主干是“上级领导……决定……并赔偿……”,显然有悖整个句子的意思,“赔偿”的人应该是失职的粮库主任,而不是上级领导。应在“赔偿”前面加上“责令他”。
  3、从逻辑事理入手。有些句子在逻辑上出现毛病,辨析时就要从逻辑角度加以考虑。
  例:汽车在蜿蜒的山道上急驰,如离弦之箭一般。
  “离弦之箭”是笔直向前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