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有23道题,约7730个字。

  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 试 卷
  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命题人:胡国林
  一(25分)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百年cāng桑,千年期盼。中国人终于迎来了2010年上海世bó会!这是上海的骄傲,更是中国的骄傲!作为承办城市——上海,不fù众望,以它zhǎn新的精神风貌唱响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
  ▲▲▲▲
  2.用古诗文原句填空。(①-④题必做,⑤⑥两题选做一题)(6分)
  ①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李煜《相见欢》)
  ②无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浣溪沙)
  ③▲,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④▲,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论语》)
  ⑤交友的标准关乎价格质量和生命质量。《陋室铭》中,刘禹锡在描述陋室生活的同时,也谈及了他的交友原则:“▲,▲。”
  ⑥还记得李白《行路难》结尾处那鼓舞人心的两句诗吗?请写出来,鼓励一下自己:
  “▲,▲。”
  3. 选出下列各句中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3分)(▲)
  A.4月30日上午,山东威海再现的“海市蜃楼”奇观,为民众所津津乐道。
  B.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救灾物资络绎不绝地到达了玉树灾区,灾民们终于有了欢声和笑语。
  C.许多家长在孩子临考前,都会苦口婆心地叮嘱自己的孩子,希望孩子细心、认真、严谨,能考出理想的成绩。
  D.只有走“内容”大于“形式”之路,才能使中国国产动画电影经受住世界舞台的考验,从而使“喜羊羊”的成功不会昙花一现。
  4. 下面语段中有两个病句,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4分)
  ①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二个“防灾减灾日”。②在“防灾减灾日”宣传周期间,全国中小学将开展一次防灾减灾专题宣传。③借助这项专题活动,不但能够提高学生防灾减灾的意识和避灾自救的技能,而且能够进一步推动学校防灾减灾教育的普及。
  第▲句,修改意见:▲
  第▲句,修改意见:▲
  5.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3分)
  军城早秋
  严武[注]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善军队七万多人。
  ①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的夜景,寓示边境局势的紧张。(1分)
  ②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2分)
  ▲▲▲
  ▲▲▲
  6. 语文的天地是多姿多彩的,让我们撷取其中的几朵浪花,来感受语文独特的魅力。(5分)
  【字林拾趣】这些横竖钩点的奇妙组合,让人们在瞬间走进想象,然后又从想象中走出,真是趣味无穷。(1分)
  “恩”:“因”别人为你的成长付出过“心”血,所以你应该有感恩之心。
  ①“信”:▲▲▲
  【书影留香】文学名著陶冶着我们的性情,砥砺着我们的意志,丰富着我们的情感和想象。
  ②《朝花夕拾》中没有文化的“长妈妈”给“我”买来《▲》的故事,让我们感动于劳动妇女的心地善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在烈士墓前关于生命的意义的思索,成为我们精神的食粮。(2分)
  【读书箴言】今年4月23日是第15个“世界读书日”。目前,学校正在开展“我的读书箴言”征集活动,请你把自己的读书感想化成只字片言,写成属于自己的读书箴言和大家分享,共勉。(注意:字数不得超过50字,读书箴言必须是原创)(2分)
  ③我的读书箴言:▲▲▲

  二(60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7—9题。(共12分)
  植物也要找地方乘凉
  ①不要以为只是人和其他动物怕热,其实植物也很怕热。而且,植物为了躲避太热的地方,它们的后代会随着风慢慢向凉爽的地方迁移。美国最新一期出版的《科学》杂志上的一篇文章指出,在过去几十年中受到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许多欧洲的植物开始向高海拔地区迁移。与此同时,一些原本生活在炎热的低纬度地区的植物也开始向高纬度地区转移,希望寻找到赖以生存的凉爽之地。
  ②全球气候变暖改变了海洋和冰川,而它们对陆地有着更为直接的影响。全球气候变暖使世界上某些地区陷入干旱。高温将土壤中的水汽更快地蒸发掉,使得本来就岌岌可危的干旱地区跨过了危机警戒线。美国科学家发现,在过去100多年时间里,内华达山脉的森林覆盖线向上升高了30米,以躲避低地的酷热和干旱。
  ③由多国科学家所组成的调查小组,比较了欧洲171种植物在1905年到2005年这100年间生存领地的变化情况。这份参考法国国家气候网相关资料的报告,针对欧洲境内6座高山进行研究。包括比利牛斯山北部、马塞夫山中部、朱拉山、佛日山脉、西科卡山脉和阿尔卑斯山等地。这些地方从1980年开始到现在,20多年来平均气温都上升了大约1摄氏度。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